最近这几天,“合肥教育名师陈宏友讲座中被学生轰下台”一事,引发网友热议,末学看到后也是义愤填膺,不吐不快。“读书就是为了赚钱”、“读书就是为了与优良基因杂交”,陈大教授这些庸俗不堪的言论,实在荒唐至极,枉为师表,让人大跌眼镜。
就这样的言论,还有很多人为他叫冤,觉得他说的是“大实话”,只是场合不对。这样的“大实话”,只能暴露出陈大教授骨子里的肮脏和庸俗,根本不配为人师表,不配教学生,更不配培训老师。你跟他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就是对牛弹琴,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在现在这个社会,钱确实重要,没有钱确实不行,但人生不能完完全全就是为了钱,钱只是人生的工具,而不是人生的目的,更不能让人变成金钱的奴隶。如果把金钱变成人生的信仰,变成人生的终极目标,那很多人就会为了钱而不择手段,六亲不认,为非作歹,毫无底线。
《论语》上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也要生活,也需要金钱,但君子不会把金钱放在第一位,而是把道义放在第一位;而小人心中只有利益,把利益放在人生的第一位。
《大学》中讲:“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行是人的根本,财富只是末梢的东西,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
像陈大教授这种人,本末倒置,唯利是图,对着学生大谈功利主义,把赚钱当成读书的目的,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小人。
很多人还提到了“尊师重道”。没错,尊师重道,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但凡事都有例外,孟子还有句话:“当仁不让于师”,在大仁大义面前,不必事事让着老师。更何况,陈大教授这种人,根本也配不上“老师”的称号,没有德行,连个君子都不算,更没有资格做为人师表的老师了。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实话实说,每个人读书的目的确实不尽相同,确实很多家长让孩子读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赚更多的钱,但这并不能代表什么,不能代表读书的真实意义。
我们看看古人读书是为了什么?
《大学》上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读书上学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回归自性,彰显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我们的纯真本性,本来是至善至美的,只是因为后来环境的影响,把我们的纯真本性污染了,彰显不出来了,所以才需要接受教育,找回我们的纯真本性。
这就是“明明德”,首先要自己觉悟,回归自性。不但要自己觉悟,要自己回归自性,还要帮助他人一起觉悟,一起回归自性,利益天下众生,这叫“在亲民”。把自觉和觉他做到究竟圆满的境界,那就是“止于至善”,最究竟圆满的“善”了,也就是回到“人之初,性本善”中的那个善了。
当然,很多人觉得这个目标太高,不接地气。儒家还有句话叫“学而优则仕”,如果学问做到家了,就可以去考取功名做官了,但这个做官,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那个“升官发财”,做官是为了发挥自己的才能,更好地利益天下众生,为国家、为社会、为百姓造福,不要以为人人当官都是为了发财呀。大家可以看看电视剧《于成龙》,那才是真正读书人的代表。
孔子讲:“君子忧道不忧贫”,钱确实重要,但比钱更重要的,是道义,是道德。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三观不正,即使拥有再多的钱,那也只是一个小人,不值得尊重。俗话说:“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鹊”,一个人只要懂得知足,懂得节俭,不贪婪,不攀比,钱多钱少,都能过得下去的。就是现在陈教授这种功利教育者太多,才导致大家盲目攀比,追求虚荣,都钻进钱眼里去了。
不再多说了,读书到底应该为了什么?最后借用北宋张载的一句话,奉送给大家: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