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诗人与小妾圆房,小妾提一要求,诗人欣然满足,最后居然救了命

古典文学与诗词 2025-01-04 12:18:11

两人洞房时,总有人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

这样的奇遇就被姚燧碰到了。

姚燧是元代诗人,一代文豪,为官多年后,他告老还乡。

姚燧为人风流,人人皆知。

这一年夏天,80岁的姚燧正在洗澡,一个美丽的侍妾在一旁服侍。

姚燧有些心动,两人洞房花烛,度过了美好的夜晚。

一夜过后,侍妾却突然跪了下来。

姚燧很疑惑:“咋回事?”

侍妾说:“您已经70岁了,我如果怀孕了,家人一定会起疑心。我想请您留下一个标记,以备日后验证。”

姚燧思考了一下,觉得侍女说得有理。

就地取材,姚燧拿起侍妾的肚兜,题了一首诗:

八十年来遇此春,此春过后更无春。

纵然不得扶持力,也作坟前拜妇人。

不久之后,姚燧就去世了。

更奇的是,侍妾果然怀孕了,还生了个儿子。

可家里人怎么也不相信侍妾,更不相信儿子是姚燧的孩子。

是啊,耄耋之年的老人,怎会有儿子呢?

家人们都认为是侍妾不检点,与外人私通,才有了儿子。

幸好侍妾是个聪慧的人,她拿出珍藏许久的衣服,将题诗展示给大家看。

至此,家人们才终于承认孩子是姚燧的。

回头再来看这首诗:

八十年来遇此春,此春过后更无春。

纵然不得扶持力,也作坟前拜扫人。

八十岁了,我和她春宵一度,此后,春风得意后,再无春风了。

你们就算不扶持帮助他,他也是我的子孙,是我坟前拜扫之人。

幸好女人有先见之明,方有这首诗,拯救了她。

也许,有人会认为女人多此一举,但是,在古时,一个卑微的侍妾,命运如同浮萍,任人摇摆。

1.

《唐传奇》中,有一个名篇,叫《霍小玉传》。

霍小玉本是霍王的小女儿,备受父亲的宠爱。

小玉母亲叫净持,是霍王最宠爱的婢女。

父亲在时,霍小玉衣食无忧。

霍王一去世,兄弟们觉得小玉出身低贱,不肯认她当家里人,分了些钱财给霍小玉母女,便将他们赶出了家门。

霍小玉长到十六岁,出落得清丽可人,是个大美女,会跳舞,会写诗。

为了维持生活,霍小玉沦为歌妓。

昔日贵女,沦落成低贱的歌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令人唏嘘。

同样是歌妓,明末才女柳如是,有才华,亦有胆识。

柳如是秦淮八艳之一,明末名妓,会画画,能写诗,名震一时。

因缘之下,柳如是嫁给东林党领袖钱谦益为妾。

两人夫唱妇随、志同道合,度过了一段很安逸的时光。

柳如是还为钱谦益生下了一个女儿。

这一生,也许能平安度过。

柳如是46岁时,钱谦益去世了。

没想到,钱谦益尸骨未寒,钱家人就找上了门。

原来,钱谦益不仅是文学大儒,更积累了不少的资产。

钱谦益素来宠爱柳如是,留给她的资产不少。

眼见柳如是只是一个妾室,便打上门来,要分遗产。

柳如是不堪受辱,悬梁自尽,结束了坎坷的一生。

钱谦益和柳如是,也曾度过浪漫的时光,可现实依然会狠狠地扇你一耳光。

才女又如何?丈夫宠爱又如何?一旦丈夫身死,妾室便失去依靠,任人欺凌。

2.

如果丈夫还在世的话,妾的生活是不是好过一些呢?

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打压妾室的,也包括丈夫。

尹继善是大学士尹泰之子。

雍正元年,考中进士,顺利进入仕途。

雍正六年,授内阁侍读学士,协理江南河务,不入,就被委任为江苏巡抚。

巡抚相当于一省之长官,妥妥的封疆大吏。

这一年,尹继善只有33岁。

入仕五年,就成为一省巡抚,33岁,就成为封疆大吏。

这一切,源于雍正皇帝对尹继善的器重。

雍正第一次见到尹继善时,就惊呼道:“汝即尹泰子耶?果大器也!”

此后,尹继善平步青云。

而父亲尹泰也因为尹继善的原因,被加恩授东阁大学士。

雍正毫不讳言:“朕嘉悦之怀笔难批谕,汝父积何德生汝如此之子也!朕实为汝君父庆幸焉,勉之”!

尹继善却有一个心病,就是自己的母亲徐氏。

尹泰家家法很严。

徐氏是尹泰的小妾,即使儿子出人头地,备受皇帝器重,她在家中的地位,却依然没什么改变。

每一次吃饭,她都要站着伺候尹泰和正室夫人。

尹继善当了总督,徐氏在家中的地位依然是一个使女。

尹继善心里苦,雍正看在眼里,准备封诰徐氏。

得知消息的尹泰,非常生气,责怪儿子:“没有跟我商量,就拿主上来压我。”

操起板子就打,徐夫人长跪在地,为儿子求情才罢。

尹继善啥也不敢说,雍正一心想为尹继善出头。

这一天,一群使官带雍正的旨意来到尹泰府,特封徐氏为一品夫人。

徐夫人穿上华丽的服饰,妆扮一番。

旨意中还特地说:要尹泰敬谢徐夫人,向她行礼。

尹泰虽有不忿,却也不敢抗旨。

徐夫人当了一辈子下人,哪里敢受。宫女们摁着她,不得不受尹泰的礼。

这是生了争气的儿子,方有此待遇。

徐夫人不是个例。

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谭延闿也是妾室所生。

谭延闿的父亲谭仲麟也是封疆大吏,曾任陕甘总督。

谭延闿是妾室李夫人所生。

李夫人虽然生了三个儿子,但身为妾室,不能和丈夫同桌而食。

吃饭时,李夫人每每侍立一旁,为全家人添饭盛菜,甚至都不能坐下吃饭,只能站立而食。

李夫这种条件还算好的,没有生育的小妾,都入不了正厅用膳。

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不公。

母亲的委屈,谭延闿都看在眼里。

谭仲麟比尹泰要好一些,谭延闿高中会元后,李夫人“母凭子贵”。

谭仲麟宣布:“李夫人可以入正厅就座用膳。”

后来,李夫人病逝,按照族规,妾死后不能从族祠大门出殡。

谭延闿很震惊。

族人劝谭延闿不要坏了族规,甚至有人还挡在了祠堂门口。

谭延闿怒不可遏,他直接躺在棺盖上,命人起灵。

灵柩抬到族祠大门口时,他大喊说:“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

族人见他如此坚持,只好让路。

徐夫人、李夫人是因为有了好儿子、好女儿出头。

那些无人出头的妾室,结局可想而知。

许多人只有徐夫人、李夫人的命,却没有她们的运。

再回过头来看姚燧的侍女,为何在洞房时要留下信物的理由,不令不无理,还特别智慧。

也正是因为她留有这一手,她和儿子才会有一个稍微好一点的结局。

诗友们,你还知道哪些古代妾室的一些事呢?

评论区告诉诗词君吧!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