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大学毕业不要彩礼,婆家却送地:村民纷纷绕道

情感深度小课堂 2025-03-22 21:01:15
开篇

那天,我心急火燎地点不着烟,看媳妇在厨房里忙活,锅铲撞击铁锅“咣当”一声响。

她头也不回地说:“老刘,别抽了,一早上第三根了。”我掐了烟,塞进裤兜。

说实在的,烟龄四十年,今天烟瘾一下子上来了。

这一天,大女儿要出嫁。

女儿嫁人,婆家送的不是彩礼,而是一块地

村里老张家前一个月嫁女,彩礼要了二十八万八,还外加一辆轿车。

张家媳妇还特意戴上那条两指宽的金项链,显摆着在超市买酱油时却被偷了。

反观我家,小玲参加高考那年,全村就她一个考上了大学。

村里的老支书还专门敲锣打鼓,办了个小仪式,夸我们刘家光耀门楣。

闺女大学毕业后没回村,直接在城里找了份工作。

去年突然打电话回来,说她谈了对象,想带回来给我们看看。

媳妇一听又哭又笑,实在是放心不下市里的生活。

闺女带回来一个叫周明的小伙子,看起来挺精神的,上来就叫“爸”、“妈”,让我们心头一暖。

饭后,周明说他和小玲商量好了,彩礼不要,因为他们都有工作,经济独立。

但周明的爸妈决定送我们三亩地在他们村口。

“地?

这有啥用?”媳妇皱眉头问道。

周明笑笑说:“这块地未来可能会有些价值。”我们也没多想,觉得他们家条件不错,至少好过村里大多数家庭。

意外之喜:婆家送地价值不菲

婚后大半年,村支书敲开我家门,神秘兮兮地说:“你家那三亩地,要开发了,一亩地少说也值几十万。”这消息简直晴天霹雳,我立刻给闺女打电话,问她是否知情。

闺女说:“周明早就告诉我了,这块地家族传下来的,留着没动。”

“所以…你们不打算卖地?”我问。“嗯,”她说,“我们计划在那里开加工厂,周明已经辞职,准备全心投入。”

村里人很快传开了消息,一开始大家羡慕我们家运气,可接着风向变了。

有人说周明家故意用这块地当彩礼,有人说我闺女被当劳动力使,还有人说周明家和开发商有关系,设局骗我们。

这种流言蜚语,我和媳妇听得耳朵都起了茧。

村里人议论纷纷,真相让人意外

一天下午,我去村口买烟,店老板语重心长地说:“老刘,听说你女婿那块地都卖了几百万?”我心里猛一跳,说:“不可能,我闺女说他们不卖。”我拿了烟就走,不想多谈,但路上大家的指指点点让我心里窝火。

闺女和周明平静了半天告诉我:“爸,地没卖,我们真的决定开工厂。”原来,他们已经做了详尽的市场调研和计划,周明学设计,小玲负责销售,他们决心要制造机械零件。

看到孩子们那么冲动努力,我开始理解他们的选择。

村里人一开始觉得我们发大财了,后来听说我们开厂,更加议论纷纷。

有人说他们做不成的几率大,有人说我们沾不到这几亩地的光,甚至有人觉得我们在拿地炒作。

结尾:不一样的精彩人生旅程

这一年下来,村里人见了我们家,慢慢都绕道走了。

可每次女儿和周明来家里,他们的脸上都有从未有过的自信和坚定。

他们的小厂逐渐步入正轨,接到第一笔订单后,闺女问我们村里有没有人需要工作。

我想起那些背后议论的村民,苦笑着摇摇头:“闺女,等你们厂子站稳了再说。

站在院子里,看着小玲小时候写作业的那棵老柿子树,我想,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家能这样已经很知足了。

这不是一个故事的结束,反而是新的开始。

那个象征着老支书期望的地契,如今成就了小玲和周明的梦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而村里的闲言碎语,早就不值一提了。

0 阅读:0
情感深度小课堂

情感深度小课堂

专注情感疗愈,帮你走出伤痛,重拾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