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亡图存而牺牲的体育人

李祥体育收藏 2024-05-13 14:40:39

当我们翻开近现代中国的历史篇章,会发现许多热爱或投身于体育事业的人士,他们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视死如归、舍生取义,英勇地牺牲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上。正如诗句所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他们用生命诠释着体育的精神和力量,成为那个时代最为动人的篇章。

“中山先生革命 救国天下为公 用心读书”木哑铃(祥体育博物馆收藏)

武术名家 抗日杀敌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屈辱与苦难,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近代体育的独特性凸显,它与国家兴亡、民族生存紧密相连。在“体育救国”的思想上,中国传统体育——武术,成为了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1927年,国民党著名人士如张之江、冯玉祥、蔡元培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国术研究馆。1928年更名为中央国术馆,“强种救国,御侮图存”作为口号,一时间,“武术救国、国术救国、强国强种”思潮涌动,广为流传。

中央国术馆印章(祥体育博物馆收藏)

著名的“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源自于抗日英雄赵登禹率领的大刀队在长城抗战中的英勇事迹。赵登禹于1898年出生于山东菏泽,自幼便展现出对武术的浓厚兴趣。16岁那年,赵登禹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赵登禹作为长城前线作战的总指挥,他亲自挥刀上阵,率领大刀队勇猛砍杀敌人。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史称“喜峰口大捷”。然而,1937年7月,赵登禹在南苑抗日保卫战中壮烈牺牲,为国家和民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国术救国”铜珐琅证章(祥体育博物馆收藏)

窦来庚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武术家,同时也是太乙派的掌门人,1900年出生于山东临朐,1923年4月参加全国武术运动比赛,并荣获优等奖。之后,他先后担任南京国民政府的武术教练和第3集团军的武术教头,将武术的精髓传播给了更多的人。抗日战争爆发后,窦来庚组织了300多名武术爱好者,组建了一支抗日义勇队,后来被改编为“山东省保安十七旅”,窦来庚率领十七旅与日军进行了20多次作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1942年,窦来庚在与日伪军的激战中不幸牺牲,为国捐躯。

“武术救国”陆军七十六师武术队第一期证章(祥体育博物馆收藏)

1910年,许子和出生在河南安阳一个武术世家。他家族传承的三十六路霹雳八卦刀闻名乡野,被誉为“南阳第一刀”。当许子和年满30岁时,他开馆传授这一独特的八卦刀法,门下弟子多达百余人。1945年春,日军侵占南阳,面对国难,许子和挺身而出,组织了一支由百余人组成的“宛南抗日游击队”。他们多次成功伏击日伪军,不幸的是同年4月,许子和在带领游击队与日军的激战中,身中三弹,壮烈殉国。

“尚武精神”1930 年杭州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国术冠军紫檀座银盾牌

(祥体育博物馆收藏)

抗日名将彭雪枫自幼习武。1941年新四军第四师组建骑兵团,师长彭雪枫设计了一把集各家之所长,更适合中国军队使用的新式马刀,被称为“雪枫刀”。在抗日战场上,新四军骑兵团挥舞着雪枫刀,英勇作战。每到关键时刻,这把独特的马刀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参加了大小数百次战斗,给日寇带来了沉重打击。然而,在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不幸牺牲,他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民族英雄”湖南浏阳县第二届全县学生运动会优胜纪念铜墨盒

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危机的关键时刻,众多武林志士挺身而出,舍身杀敌、保家卫国。其中,不乏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武术名家。辽宁民众自卫军第一方面军第十一路军司令梁锡福,曾是“大刀会”的一员;节振国,则以刀劈日本宪兵的英勇事迹著称;国民党抗战牺牲将领胡文臣,则出身于武林世家;还有在1944年常德会战中壮烈牺牲的少将师长孙明瑾……。

奥运健儿 浴血战场

在历史的洪流中,多位曾代表中国参加1936年奥运会的健儿们,以军人的身份,英勇地投身到了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最终壮烈殉国。

符保卢,1914年出生于吉林滨江。16岁时就在东三省运动会上荣获撑杆跳高冠军,他于1936年创造了4.15米的撑杆跳高全国记录,这个记录在二十年之后才被打破。符保卢是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进入复赛的运动员。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5月,符保卢还赢得了第十届远东运动会的亚军奖杯,这也是中国运动员首次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夺得重要奖项。1937年符保卢参加空军,曾击落3架敌机,1943年7月,符保卢在陪都重庆接受战机训练时失速坠地,以身殉职。

1936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伦敦奥运会徽章,中国第一枚有五环标志的官方徽章

“男儿莫惜少年头,快把钢刀试新仇。杀尽倭奴雪旧耻,誓平扶桑方罢休”。这是参加1936年奥运会的中国足球队员陈镇和参军时写下的。陈镇和祖籍厦门,就读于上海暨南大学,很快成了暨南大学足球队中的一员。他以学生“国脚”的身份,多次为国出征。1933年,他在广州加入广东空军。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再次于昆明加入空军。1941年陈镇和驾驶的伊-153战机在甘肃安西县因发动机超负荷运转不慎坠地,壮烈殉国。

1932年中华代表团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官方报告书(祥体育博物馆收藏)

1936年中华代表团参加柏林奥运会官方报告书

参加柏林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中,有四名拳击队员王润兰、靳贵第、靳桂和李梦华,他们也都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王润兰1913年生于河北省饶阳县,从小喜欢武术,报考了河北军事政治学校,被选入西洋拳击队学习拳击,被称为军中“拳王”。奥运会上,王润兰参加的是重量级,在和荷兰选手福特的比赛中,他一直坚持到终局,虽然比赛输了,但他被媒体赞誉为“中国硬汉”。王润兰回国后在第32军某部任排长,1937年,王润兰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身绑手榴弹炸毁日军坦克,血洒疆场。

“民族精神岳飞”河南第三行政区第二次运动大会奖牌

靳贵第,作为拳击运动员,1936年参加了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遭到裁判误判而惜败对手。由于他在比赛中的突出表现,被赞为“亚洲拳王”,许多国家都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们担任拳击教练或者高薪加入自己的拳击队。但国家有难,靳贵第毅然回国参军,走上抗日前线。1937年10月,商震将军的32军在安阳与敌军苦战,被称为“亚洲第一拳王”的靳贵第英勇牺牲,他的事迹是中国千万抗日将士的缩影。

在台儿庄战役中,靳桂英勇牺牲,李梦华下落不明,很可能在抗日前线战死。这些奥运健儿,不仅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展现了卓越的技艺,更在国家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

航空才俊 誓死报国

2024年4月,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正式公布了“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名单,首批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共计1468名。这些在抗战中英勇奋战的年轻人,大多家境富裕、出身显赫,而且身体素质好。然而,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毫不犹豫投身抗战,将生命奉献给祖国的蓝天,血洒长空。与当今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相比,他们展现出了更加坚定和纯粹的报国情怀。

空军一届运动会纪念章(祥体育博物馆收藏)

乐以琴,四川省芦山县人,他是四川省短跑选手,就读成都华西协合高级中学时,被同学们称为“飞毛腿”。1931年被选拔为出席全国运动会的四川田径运动员。1932年,乐以琴赴北平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三期学习。在淞沪空战中,乐以琴一人共计击落日机8架,被誉称为“江南大地之钢盔”。1937年12月,日本空军轮番轰炸南京。在空战中乐以琴所驾战机被击中油箱,乐以琴被迫跳伞,不幸壮烈牺牲。

1936年奥运会中华代表团总结报告书“本会主席董事张伯苓博士”“急起直追”题词

张伯苓被誉为“近代体育之父”,他的四儿子张锡祜从小在南开读书,九一八事变后,为培养保家卫国的空军人才,杭州笕桥蚕校被扩建为中央航空学校。在父亲支持下,爱好体育,身体素质优良的张锡祜投军报国,考入中央航校第三期。张锡祜毕业后任空军第八大队第三十中队队员,开始与日军在空中激战。张伯苓一直鼓励他英勇杀敌,还用《孝经》中的话告诉儿子,“在战争中不勇敢,你就是不孝。”

淞沪会战中,张锡祜奉命由江西吉安飞赴南京对日作战。天气恶劣,冒险飞行的张锡祜壮烈殉国,年仅27岁。噩耗传来时,张伯苓创建的南开大学又被日寇的炮弹炸成了废墟。张伯苓强忍悲痛,告诉家人,儿子为国捐躯是弥补自己的遗憾:“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每以不能杀敌报国为恨,而今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

“苏武牧羊 勿忘国耻”1933年全国运动会纪念章

沈崇诲,湖北武昌人。1928年,17岁的沈崇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在清华的四年,他是学校足球和棒球队的代表,经常作为北平及华北区的运动选手参加全国各地的运动会,获得不少荣誉。1932年,清华大学毕业后,沈崇诲报考位于杭州笕桥的中央航空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官。1937年8月19日于上海白龙港洋面驾机撞沉日舰,英勇殉国。

“自强不息 抗日救国”纪念章(祥体育博物馆收藏)

林耀,生于1911年。童年时的林耀在澳门就学,其后读于香港华仁书院。20世纪30年代,他还曾代表香港出席全运会以及远东运动会。1935年,林耀与一批港澳同窗报考了广东航校。1939年5月,45架日寇轰炸机进袭重庆,中国空军驱逐机队升空迎击。此战中,林耀一举击毁2架敌机。1944年6月,日军舰艇由洞庭湖上溯湘江,林耀率队予以歼击,在作战中他被敌机打中座机尾部,逃生过程中不幸降落伞未能打开,壮烈牺牲。

“誓雪国耻”湖南辰溪县第三届联合运动大会奖品铜墨盒

结语

对于许多参观北京祥体育博物馆的朋友,笔者总是热衷于分享近代史上体育如何与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紧密相连的事迹。我个人收藏了近3万件体育文物,其中近代体育文物让我深刻感受到,没有哪一个时期像中国近代一样,体育与国家命运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强身强国”运动会奖杯(祥体育博物馆收藏)

那么,体育能救国吗?当看到那些印有“体育救国”、“誓雪国耻”、“强国强种”、“国术救国”、“勿忘国耻”等字样的体育奖牌、徽章、墨盒甚至水杯时,答案已不言而喻。正如100多年前,年仅24岁的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所写,“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只有强健的人民,才能支撑起一个强大的民族。

战争年代,无数体育人挺身而出,血洒战场,他们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勇精神,为国家安危和民族尊严献出了生命。如今,在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强身健体显英姿,修身养性守家园”或许是体育的另一层精神和魅力。

0 阅读:1

李祥体育收藏

简介:收藏古今中外体育文物3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