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眼中的叶嘉莹:大雅承韵,弱德显真

华舆 2024-07-08 08:30:19

【东西问客户端7月6日电】甲辰年荷月,叶嘉莹先生的百岁华诞之时,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先生。听他讲讲与他有四十多年缘分的叶嘉莹,这位用一生守候中华诗词的“雅先生”。

▲叶嘉莹先生、陈洪先生(左二)和学生们。(作者供图)

雅俗之间,她是“中国大雅的标杆”

“叶先生是很难得的这么一位人物”,陈洪认为,“涵养、传承雅文化,需要一种有说服力的、标杆性的人物”。七十年代,陈洪是南开大学的研究生,在海外长达数十年的叶嘉莹到南开大学讲学;九十年代,叶嘉莹在南开创办研究所,陈洪正任中文系主任;任职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时,陈洪先生又主理了叶先生迦陵学舍的选址营造。

当代世界民族之林有这么多乔木、灌木,陈洪说,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和民族,想要有底气和别人对话,如果没有这样高端的艺术文化,是会有点惭愧的。

叶先生精通诗词、传播诗词,视中华诗教为己任。从无抱怨,不论得失。前期叶先生往返于中国和加拿大之间,一飞就是十几个小时。但她一不要学校买机票,二没主动提起讲课费。后期叶先生在通过学术研究,将中国古典诗词精髓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通过各种讲座,向更多人传播中国古典诗词,她的学生上至部长,下至幼儿园小朋友,她要把诗外的人更多地接到诗里来。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一个健康的社会要有对“俗”文化的宽容,但同时更需要“大雅”,陈洪指出,需要保有一种高端追求,提升中华民族的气质。

强弱之问,她答以“弱德之美”

关于叶嘉莹首创的词学“弱德之美”理论,要两面看,陈洪先生说,“一方面就是词和诗来比较,诗,尤其是律诗,特别是排律,或者是古风,阳刚雄奇是更主流的风格。而词虽也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叶先生认为,含蓄、婉约、细致,更是词的主流。”

“另一方面呢,就是情感表现的收敛。”叶先生曾在不同场合提及,最喜欢的词,是清代文人朱彝尊的《桂殿秋》中的两句:“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将迷离又感伤的沉重情绪,以收敛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叶词中也处处在收敛中透露情感与洞察:“平生历尽坎坷路,不向人生怨不平。”无论遇到何种艰难,始终坦然淡然,化湍流于静波,抱守诗词,过尽千帆。“所以她的‘弱德之美’,就是这种收敛后特别的艺术表达。”

其实,“弱德之美”,更是对叶嘉莹人生态度的凝练与表达,并非“软弱无力”,也不是“消极怠惰”,陈洪先生说,它强调内在的精神力量,在困境下于逆境中不磷不缁、坚韧不拔、内敛地坚守内心的人格魅力。

深浅之辨,她“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一生多舛的叶嘉莹,选择以静守诗词的单纯,回应命运。王国维词中提到“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叶先生正是如此,其创作源于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直观感受,虽历经重重变故,但仍保有内心的纯粹和安宁。

“其实叶先生是个挺有情趣的人,平常相处很随和。”陈洪先生回忆着,“她1979年来南开,我是78级研究生。1996年以前,叶先生回国基本就是‘候鸟’似的;1996年以后,我开始帮她招收研究生,也越走越近。我们是近邻,除夕、十五,我就到楼下给她放花,叶先生在阳台上看。”逢年过节她就把学生叫家里去,大家包饺子、行酒令。有一次,她嘱我着红衣来聚,原来,叶先生属鼠,又逢鼠年,她三个学生也属鼠,那天我们五人都一袭红衣,五鼠合影,尽兴而去。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

岁月流逝,百岁回首,叶先生对诗词的爱从未改变,未染的初心也不曾改变。(完)

作者/赵锐涵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