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教育专家就喜欢瞎出主意:说出的方法要么不容易实现,要么就是纸上谈兵,一点用都没有。
比如,教育专家说,打骂教育不好,要给孩子讲道理。你耐着性子,给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讲道理,结果孩子反而蹬鼻子上脸,更不把你当回事。
实在逼急了,你把孩子打了一顿,结果,孩子哭得是梨花带雨,可是你说什么他都立刻执行,管用得不得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你做得不够好,还是教育专家真的在纸上谈兵?
其实,不排除有些教育理论是在纸上谈兵,但是,对于一些颇有实验依据的教育理论,为什么我们实践起来,好像也不是那么有效呢?
我想,除了是因为我们理解和实践方法有偏差,做得不够好,或者孩子与参与实验的孩子不同外,可能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滞后效应。
什么是滞后效应?
你有过洗热水澡的经历吧?在“恒温”这一功能还不普及前,我们通常都要先拧几下水龙头,调一下水温。
往左拧水龙头,水会越来越烫;往右拧水龙头,水会越来越冷。所以,我们需要反复多拧几下,直到调到合适的水温。
而且,有时候用手试了一下,觉得水温合适了,人刚往花洒下一站,立刻被烫了一下。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拧水龙头和冷热水切换,中间存在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是滞后效应。
我们的教育本来就不容易,而因为滞后效应,又增加了时间维度上的复杂性,让我们采取了一些教育措施,无法立刻看到效果。
而且,比调节水温更复杂的是,从教育到见效,不是几秒就能做到的,可能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差。
这个过程,就像是从播种到收获,需要特别长时间的“耕耘”,长到我们怀疑,是不是一定会有收获。
当然,也让我们很难去判断,孩子突然变得特别优秀,是因为我们当初付出了哪方面的努力造成的。
了解了滞后效应,我们能做什么?看一个故事你就明白了。
周末,父亲在书房处理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儿子却在客厅又吵又闹。于是父亲出来对儿子说:“你安静一点,不要影响我工作。”
孩子答应了,可刚过了一会儿,又开始闹了。
父亲很生气,但也告诉自己:教训孩子是没用的,我要用委婉的方法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进行改正。
于是,他和儿子进行了一场对话。
父亲:你记得你过生日时,我送过你一个玩具车吗?儿子:我当然记得,我一觉醒来,就看到那个玩具车在我枕头旁边。(一副兴奋的样子)父亲:那你知道,我为什么把它放在你的枕头边吗?儿子:不知道。(一脸疑惑)父亲:因为我回来时很晚了,你已经睡着了。我本来想把你叫醒的,但又担心你看到玩具后会兴奋地睡不好觉,耽误第二天上学,所以便放在了枕头旁边。儿子:嗯。
父亲:爸爸再问你,我们去日本时,你有什么感受?儿子:日本很干净。父亲:那你知道日本为什么那么干净呢?儿子:不知道。父亲:在日本,小孩从小就被教育——不给别人添麻烦。如果随地扔垃圾,就是给别人添麻烦。所以大家都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日本自然就很干净了。
听完父亲的话,儿子似懂非懂地点了头。
见儿子不吵了,父亲就回书房继续工作。可是刚坐下没多久,儿子就跑了过来。
父亲有些生气,感觉自己刚才白费口舌了,但是,他依然耐着性子问儿子:“你还有什么事吗?”
儿子说:“爸爸,我明白了,我吵闹是不对的,因为我在给你添麻烦。”
那一刻,父亲真的特别感动。
正因为从教育到见效有一个滞后过程,我们就更要向故事中的父亲学习,学会抑制和延迟自己的判断,对孩子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面对逐渐滋生的怀疑,并且在怀疑当中对孩子保持一种信任。
有时,我们也要相信“相信的力量”,静待花开。
在你的教育下,孩子做过什么让你感到动容的事情吗?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