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诸葛亮,孙策“托孤”张昭,两者有何异同之处?

井普椿的独白 2024-12-24 13:13:56

在中国古代社会,因嫡长子继承制盛行的缘故,幼主继位的情况屡见不鲜。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君主在逝世前任命信任的大臣辅佐年幼继承人直到继承人成年的情况就经常出现,并将这种行为叫做“托孤”。

其中,刘备“托孤”的故事是最为人们所熟知和称道。但除刘备外还存在着其他的“托孤”事例——孙策“托孤”。

那么,他们二人“托孤”有何异同之处?

——【·过程之异·】——

关于刘备“托孤”过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殁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而关于孙策托孤过程,《三国志·吴书·孙策传》载:“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请张昭等谓曰……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从这两段记述中,可以看出,关于刘备“托孤”一事,不仅过程清楚,而且时间也很清晰。但关于孙策“托孤”一事,过程虽然清楚,但对于时间却非常模糊。

据此可以断定,由于孙策受伤属于突发事件,且伤情迅速恶化,以致时间太短,史书都未能详细记录。

由此也可以推测出,正是由于弥留之际过于短暂,致使孙策不得不在身边仅有张昭一个重臣的情况下,来不及等周瑜到来就行“托孤”之举。

与此相对,刘备“托孤”就显得非常从容,先是,让诸葛亮稳定住成都局势,接着在将远离蜀汉政治中心,长期担任犍为太守的李严调至身边,并作为诸葛亮副手共同辅佐刘禅。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载:“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留镇永安。”

由此可知,从夷陵之战失败,退守永安后,刘备就开始考虑自己身后之事。因此,当次年刘备病重时,才能顺利的“托孤”。

——【·人选之异同·】——

根据史书记载,刘备“托孤”之时,不仅选择了两位“托孤”大臣,即诸葛亮和李严,而且还确定了两人的主副关系,而孙策“托孤”时则仅有张昭一人作为“托孤”大臣。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区别,主要是源于孙策“托孤”是意外事件,行事仓促,谋划安排不够周密所致。

那么除了这一差异之外,这两个事件在“托孤”大臣人选方面是否还有什么差异,选择诸葛亮、李严和张昭,而非其他人的原因何在?

根据上文“托孤”的过程、背景及应对等方面内容的论述以及对刘备与孙策“托孤”的比较,除了因时间问题所造成“托孤”人选的不同外,刘备集团和孙策集团所面临的局势也是影响人选选择的重要原因。

同孙策相比,刘备“托孤”时不仅要考虑集团内部的问题,还要考虑应对外部军事威胁的问题。因此才会在“托孤”时选择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且一人主政,一人掌军的模式。

究其原因一来诸葛亮深受刘备信任,且其长于内政,曾长期负责协助刘备处理政务。《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陈寿评曰:“(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二来在蜀汉政权内,诸葛亮是荆州集团的代表人物,属于外来者。

倘若只有诸葛亮一人为“托孤”大臣,刘备担心在其死后政权内部会出现分裂,故需要一个属于益州本土集团的人物来平衡和缓和内部局势。

三来北上伐魏,中兴汉室,一直以来都是刘备的夙愿和目标。

而在蜀国内部,能够在其死后继续推行这一目标,并且有能力整合蜀国内部力量去实施的只有诸葛亮一人,因而只有以诸葛亮为“托孤”大臣并给予足够大权达成这一目的。

而之所以选择李严为副,协助诸葛亮共同辅佐刘禅,而非其他如吴壹、黄权等人原因有二,一是李严的出身有利于平衡和缓和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间的关系。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载:“李严字正方,南阳人也……刘璋以为成都令,富有能名。”

作为南阳出身的士人,对于荆州官员来说,他是同乡;而又由于他入蜀较早,且曾在刘璋手下任重要职务,因而能被益州官员视为同志。

二是,相较于诸葛亮和其他益州本地士人来说,李严有较为丰富的带兵经历和军事才能,可以很好的辅助诸葛亮应对内外的军事威胁。

正是基于这两点原因,李严得以成为刘备所选定的“托孤”大臣人选。

在孙策“托孤”一事中,表面上孙策仅“托孤”于张昭一人,故按照通常情况来说,张昭应该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但在实际情况中,张昭仅是以孙权长史的身份辅佐,处理内政,而军权实际上是掌握在稍后赶来的周瑜手中。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云:“五年,策薧,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由此可知,周瑜虽无“托孤”大臣之名,但却有“托孤”大臣之实。

故孙策“托孤”的政治结构其实与刘备托孤相同。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据推测其原因有这么几点。

首先是相较于周瑜,张昭进入孙策集团的时间较晚。故虽然孙策非常起重张昭,文武之事,一以委之,但对于其父旧部和宗室来说,与孙策亲如兄弟的周瑜或许更能值得信任。

如《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权母曰:‘公瑾(周瑜字)与伯符(孙策字)同年,小一月耳,我亲之如子也。’”

其次,张昭虽曾随孙策在外征战和出谋划策,但相比于长期在外独自领兵作战的周瑜来说,其军事才能较弱,所以由周瑜来领兵更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保持。

最后,对于孙权而言,鉴于王莽篡汉之事的存在,倘若将军政大权皆集于张昭一人手中,时间一长,恐有篡位自立的事情发生。

所以讲军政大权分开,由周瑜掌军,张昭主政,可以有效避免篡位之事的出现。

综上所述,表面上刘备与孙策在“托孤”人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同样遵循一人掌军,一人主政的模式,避免军政集于一人后可能造成的篡位问题。

——【·结语·】——

“托孤”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长期存在,尤其是像东汉末到三国这样群雄割据一方的乱世时期。

而通过对刘备与孙策“托孤”事件的比较,可以发现,尽管在“托孤”的过程、“托孤”背景及托孤人选上存在差异,但成功的政治家在“托孤”时最终都会走向通过将军政大权分别赋予不同重臣的模式,以此来避免大臣篡位自立的情况出现。

同时通过选择深受信任且正确的“托孤”人选,可以有效保证政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平稳过渡也成为一种普遍的模式。

0 阅读:4

井普椿的独白

简介: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