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不管是身份证上、还是外出求职填写简历,或者在各种各样的信息表格上,我们常常会遇到“籍贯”这一必填项。
按照我们现在的思想来考虑,“籍贯”可能就是我们老家的地址这么简单,从小到大,已经滚瓜烂熟,不用思考就能从省到市,再到乡镇。
如果一直在自己老家这边,那么籍贯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家庭住址,可是对于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来说,籍贯是他们的出生地或者俗称“老家”。
严格意义来说,籍贯指的是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它不是我们自己出生的地方,也不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而是沿着父系血脉往上寻根问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填写籍贯时,应遵循客观、准确的原则,尽可能依据家族的历史渊源来确定。
回顾历史,“籍贯”也是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的,那么在还没有“籍贯”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先是如何记录人口信息的呢?
在远古时期,人口信息的记录相对简单且原始,可能通过部落中的长老记忆、简单的刻痕或者特殊的符号来标记部落中人员的基本情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字也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才成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简体中文。
就先来说说“籍”这个字,你看它有个“竹”字头,这在古代可就有点讲究,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纸,人们就把竹子削得薄薄的,做成竹简来记事。
所以呢,这个“竹”就给“籍”字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和记录东西有关。
再瞅瞅“籍”剩下的部分,它本来的意思就和那种本子、册子有联系,就像古代有专门记录一家人信息的本子,那叫户籍。
还有军籍,专门记当兵的和他们家人的情况,匠籍呢,就是把那些手艺人的信息都登记起来,这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资料档案,只不过以前是写在竹子或者纸上的。
这样一来,“籍”就渐渐有了表示一个人是属于哪一类、是啥身份的意思,就像在社会这个大班级里,你是哪个小组的,要承担啥样的责任,都能从“籍”上看出来。
接着就是“贯”这个字,“贯”这个字是由“毌”和“贝”组成的。
以前的有些朝代,货币还没有统一,有些国家就用贝壳当钱,所以“贝”就代表财物的东西,现在的文字,只要是“贝”字旁的字,基本都与钱财有关。
而“毌”呢,有那种穿通、连在一起的感觉,你可以想象一下,把一个个贝壳串起来,就变成了一串连贯的东西了,这就暗示着“贯”这个字和连贯、相通有点关系。
放到“籍贯”这个词里呢,“贯”主要就是和地方有关系啦,就好像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出生了,或者在一个地方住了好久好久,这个地方就和这个人有了扯不断的联系,就像那些被串起来的贝壳一样,这就是一种地域上的连贯。
所以说,“贯”就是用来表示一个人是在哪里出生或者长期生活的,通过这个字,我们就能找到一个人跟某个地方的那种特殊的关联啦。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的出现使得人口信息的记录变得更加系统和详细。
在古代的户籍管理中,会记录人口的姓名、年龄、性别、家庭成员等基本信息,而这些记录为社会管理、赋税征收、徭役分配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户籍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的时期,因为户籍制度的出现,让国家在各个方面的统治和管理有了一定的记录。
早期的户籍制度主要是为了便于统治者管理人口、征收赋税和组织军事力量。
在奴隶社会,奴隶是没有独立户籍的,他们依附于奴隶主。
到了封建社会,户籍制度逐渐完善,不仅记录人口的基本信息,还与土地制度、税收制度等紧密结合。
例如,商鞅变法中就强调了户籍的重要性,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来加强国家对人口的控制。
而不同种类的“籍”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职业分工。
上面已经提到过,“籍”在古代有很多的种类,军籍、匠籍、民籍、商籍、乐籍等等。
其实只从这些名字就能看出来,它不同种类的“籍”承担着什么样的职责。
军籍,它是专门针对军人及其家属的一种户籍,用于管理军队人员、分配军饷、安排军事任务等。
匠籍是那些从事特定手工技艺的工匠被编入匠籍,他们的技艺传承在家族内部进行,并且要为国家提供相应的手工制品或者服务。
民籍就是那些干农活儿,或者修建房屋建筑的一些百姓,商籍代表的就是做生意的商人……
然而“籍”和“贯”也经历了从分离到融合的过程,在古代,人们的流动性相对较小,出生地往往也是一个人长期生活的地方。
后来人口的流动逐渐增加,“籍”和“贯”开始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这种融合使得“籍贯”这个概念逐渐形成,它既包含了一个人在社会阶层方面的信息,也包含了其地域根源方面的信息。
籍贯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表格中的填写,它是我们与祖先、与历史连接的纽带。
通过籍贯,我们可以了解到家族的迁徙历程、先辈们的生活环境。
在现代社会的人口管理中,籍贯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虽然现代的户籍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注重个人的身份信息、居住地址等方面的管理,但籍贯仍然可以为人口的统计、人口流动的研究等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很多人离开了自己的出生地,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工作。
可是呢,籍贯始终提醒着我们来自何方,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对根的追寻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
信息来源:《说文》、《魏书·食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