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国:胸中怀丘壑纸上绘江山|易雅·美术人物志

易雅艺拍 2019-12-19 11:02:50

程振国,山东临朐人,1946年2月出生。从师梁树年、郭北峦、白雪石先生专攻山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故宫研究院中国画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友联画院画家。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曾在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当代美术馆、荣宝斋、兰州秋田美术馆举办个展和联展。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新加坡、日本举办个人展和联展,出版多部画集。中国美术馆和多家艺术馆、博物馆收藏多幅作品。

中国山水画程式化解析文 / 程振国

▲《观奇燕山图》

历代画家通过面向大自然——“外师造化”这一模式,从中观察、感受、写生来完善“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刘勰《文心雕龙》 )的过程。进而“中得心源”并潜心关怀大自然的万物形态,得以捕捉到符合绘画元素的素材,经由选择、提炼、取舍、概括,使之形成条理化、典型化、人格化,并符合中国画审美规范的画中形象。所得到的画中形象在必须遵循其绘画法则的同时,其中所依赖的技法理论、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国传统用笔、用墨的方法肩负着这一过程-“状物造型”的完成。

▲《壮丽山河图》

这一思维过程形成了审美体验,致使审美体验中演化出了艺术形象而最终形成绘画图式。诗人可以运用组合文字的形式加以体现,画家以笔墨形式所塑造出的画中可视形象须充满着情感以及理趣,这只是形成程式化的初始阶段。在今后更长时间里周而复始地再提炼,在升华过程中而趋于成熟。

▲《黄山云起图》

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其中所包含的理法、准则、规范、规律始终伴随着发生而发展。然而,程式化不等同于公式化,公式化是所形成的不变规律,而程式化是在漫长的时空里循序渐进地不断更新而超越客观现实的过程,并赋予了浓重主观色彩后而形成的可变规律。

▲《觅境》

前人秉承这一模式置身大自然中,不断地亲身体验其中形态各异的形象变化。五代后梁画家荆浩于太行山洪谷长期蛰居, “吸纳山中灵秀之气,其山水自成一家之体,可谓唐末之冠"。总结出了或峰峦,或岭岫,或崖岩等(笔法记)规范释名,释名的目的是根据自然形态属性而演绎出对应画中图式形象的最终属性,最终属性的画中形象便是奠定了程式化的最终形成。

▲《半亩荷塘》

直至当代,人们一直遵循这一模式不断地完善自身所建立的程式,来继承或发扬完善这一过程。这其中又于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赋予了更加丰富多彩以及各异的内容,从而形成了大时代、大环境与之相对应的鲜明面貌的程式。

▲《云上松杪》

程式化的由来与形成是中国画艺术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华文化所独有的,之所以具有了程式化的模式,在不断重复过程中又补充新的元素,只有沿袭这一轨迹循序渐进才能得以发展。优秀的传统是通过程式化这一模式引导中国画的发展,每一时代都鲜明地反映出对继承关系的不同解读,建立了这一延续发展模式才真正奠定了传统中国画趋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

▲《溪山有居图》

中国山水画发展模式几千年来始终遵循着初期阶段是以临摹前人画迹为主,临摹前人画迹的最终目的可分为两方面来加以认识。其一,从中掌握前人对笔墨技法运用的过程以及对“状物造型”的深入理解;其二,更为重要的是梳理出前人如何关注自然形貌与精神层面的对应关系,从而产生出抒发心灵深处的创作欲望以及观察方法,这一过程并非抄袭现实。前人通过这种方式从自然界中创造出了地域不同而体态各异塑造形象的办法,又辅以勾、皴、擦、点、染等过程诠释出了符合中华文化审美特征的造型艺术形象及图式的全过程。

▲《峡里一江云》

更为重要的是前人又以文字的形式为之释名,这两者共同的作用下使之形成了可读、可观、可居、最为直观形象的呈现。后人须接受和理解前人在这一思维与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睿智。当代国画家梁树年曾这样表述及慨叹:“宋之前画迹少传,唯有画史记载,不窥全貌。宋人画迹有传、宋人重笔墨,擅对景造境,营构众山大壑。寓苍旷敦厚,蕴气象浩渺,更近自然。北宋画家郭熙首倡“三远法”,由此中国山水画理法俱备。元人多求逸趣,重书法,笔墨洒脱缥缈,更富韵致。明人多学先贤墨迹,久之鲜有习气而不觉,清人多以拟某家笔意为时尚,习气更甚,后学应慎之。惟四僧,回归山林,异军突起。

▲《窗里有泉声》

故此,深入理解中国画程式化的形成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模式的规律,正确解读这一规律,才能形成符合自身的程式。误读程式化,单纯理解简单意义上的重复前人,或陈陈相袭不免要流于形式上的不良习气,曲解程式化必然导致在创造方面产生惰性的顽疾。

▲《游海南五指山》

中国山水画发展至近现代,画家群体在不懈努力下做出了巨大贡献,已经建立起或纵向或横向的相对比较的审美判断。任何事物都具有可循规律的存在,老庄哲学思想的“道”便是万物之宗,即主观精神与客观自然规律相互依存而至“道法自然”的大境界。“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天地万物又并非永恒不变,这有悖于自然规律的运行。

▲《怒江路上》

不同地域的画家以各自不尽相同的方式、方法贴近大自然,借鉴前人所取得的经验来体验和验正这一规律,以便掌握更为广阔视角的观察方式,复归“外师造化”新元素的增补。为后人的学习铺垫出了一条更为可行的路径。这便是新程式化的确立,新程式化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而成长起来的以人性、道德、伦理、情感为主导的至高境界,因此更为符合现代审美价值观的体现。

▲《游郭亮村》

▲扇面《江上人家》

▲扇面《远浦归舟》

▲扇面《吹面不寒芦花风》

▲扇面《斯境也可居可游》

▲扇面《独钓一江秋》

1 阅读: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