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正式敲定对全球汽车增加25%的关税,这也引起了众多国家的不满!不管是加拿大还是日本还是欧洲其他国家,显然都是利益受损的一方,即便是参与美国政府部门的马斯克也未必能够从中获利,毕竟美国此举将会大大增加特斯拉零部件的价格!要知道特朗普一直希望把加拿大转变为美国的第51个州,这也让加拿大非常不爽,没有想到刚刚换了总理的加拿大变得更加强硬,完全没有顺着美国的意思,还要对美国无缘无故的增加关税进行回击,此举只会让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系更加难堪,如果美国还是肆意妄为,只会有更多的国家站出来反对美国!
加拿大新任总理卡尼27日称,加拿大和美国“在深化经济一体化、加强安全和军事合作基础上建立的旧关系已经终结”,“未来几周、几个月和几年,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重塑我们的经济”。作为新上任的加拿大总理,能够顶住美国的压力,说出这样一番话,也能够看出加拿大对美国也是忍无可忍,这也会让美国非常不爽,这也意味着加拿大新任总理卡尼很有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毕竟美国的打压只会更加疯狂!面对特朗普政府将加拿大视为“第51个州”的施压、频繁加税尤其是针对汽车产业的贸易霸凌,加拿大选择以“终结旧关系”“重塑经济”的强硬姿态回应。这一反常态的“硬刚”策略背后,是加拿大对国家主权、经济安全与全球战略的深层考量!
那么加拿大为何选择对抗而非妥协呢?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汽车产业加税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加拿大经济高度依赖与美国的贸易,但汽车、能源等关键产业长期受制于美国市场。美国单边保护主义迫使加拿大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经济伙伴的风险。卡尼政府提出“重塑经济”,实则为推动产业链多元化、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附,这与墨西哥近年来的“近岸外包”战略异曲同工。特朗普的“合并加拿大”言论虽具煽动性,却暴露了美国对加拿大主权的轻视。历史上,加拿大始终在文化认同上与美国的“大熔炉”保持距离,坚持多元文化主义。卡尼的强硬表态是对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回应,旨在强化“加拿大并非美国附庸”的政治叙事,巩固执政合法性。
在美加传统安全同盟框架下,加拿大长期扮演“忠诚盟友”角色。但美国近年“美国优先”政策削弱了西方阵营凝聚力,促使加拿大加速向欧盟、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多元合作机制靠拢。其近期增加国防预算、强化北极军事存在的举措,亦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间接制衡。加拿大显然不想任由美国摆布,选择对抗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能不能扛下还是未知数!
加拿大经济去美国化将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可在新能源汽车、绿色技术等领域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白。美加矛盾升级可能弱化美墨加协定的约束力,为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扩大影响力提供契机。加拿大反抗美国霸凌的案例揭示了一个现实:即使高度依存的经济体,在核心利益受威胁时也会选择战略自主。中国应从中汲取经验,加速“一带一路”沿线多元化布局,避免关键技术、资源通道被单一国家“卡脖子”。
加拿大的选择反映了中等强国在霸权体系下的生存智慧,既不彻底脱离美国主导的安全网络,又通过经济多边主义争取自主空间。对中国而言,这一变化既是深化与发达国家务实合作的机遇,也提醒我们需在“脱钩断链”风险中构建更具韧性的双循环体系。未来中美加三边关系的演变,或将重塑北美乃至全球产业链的权力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