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非常注重打基础的学科,学好语文要也是为其他课程打基础。
自2017年以来,国家就有意识地不断提升语文学科的地位,不论是从分数占比还是难度上来看,现在的语文一定稳居各大学科的C位。
语文这门课虽然短时间内成绩的提升没有那么明显,只有通过不断的日积月累,孩子的语文水平才能得到“质变”的提升。
那如何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积累文化语言知识呢?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5部央视出品的纪录片,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和中学生观看。
好的纪录片就是一条条通道,可以更好带领孩子认识和理解世界,潜移默化中汲取了知识。
有时,纪录片是游乐场里的速通通道,能帮助孩子快速通关,省时省力。
比如《如果国宝会说话》,从了解仰韶文化的人头壶开始,到欣赏《九龙图》完结,这部一集5分钟、共100集的纪录片如同从文物维度解读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文化资料库。
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如果国宝会说话》目光跨越几千年,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千余件文物。
虽然每集只有5分钟的篇幅,却凝结着有温度的解读、有态度的知识、有情感的信息、有意思的叙事。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呈现的多是上古时期的陶器、青铜器等。
第二季主要讲述春秋战国和秦汉文明时期的文物。
到了第三季,节目的历史范围从魏晋南北朝跨越到了隋唐时期,涵盖了书法、绘画、壁画等多个门类,多维度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技艺、审美、文化和生活方式。
第四季是宋到清,有宋一代,瓷器的“形”与“色”达到了令后世望尘莫及高度,以致产生“宋瓷”这个隐含美学意味的专有名词。
“尚意”的书法、成熟的山水画、新兴的文人画,无不带着较前代明显的个人色彩留下了浓重的印记,难以计数的湮没于历史中的大师们留存下许多令人惊叹的雕塑作品。
浑厚雄奇的元青花登上历史舞台,并将千年青花瓷的辉煌带上第一个高峰。
文人意趣在这个粗放的时代得到了意外的发扬,让世人得以看到辉映后世的山水作品。
明清两代世俗化生活,产生了无数与生活相关的物件。因此,服务于皇室宫廷的器物与文人旨趣成为传世文物的两大方向。
总体来看,《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纪录片以问题驱动,以回复国宝留言为引导,融合基础学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唤起孩子对中华文明的感官认知。
通过古老的文物激发孩子们对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推荐指数五颗星。
有时候,纪录片像通幽的曲径,可以带领孩子探寻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比如《书简阅中国》。看到《书简阅中国》这部纪录片的名字时,你也可能觉得它的内容严肃和深奥。
但做为一部历史题材纪录片,它却并没有纠缠于考据、图表与说明,而是广泛采用实景搬演的方式进行拍摄。
分类收录了30封古人的书信,并通过书信,分别从小人物、爱情、友谊、智慧、家风、天下讲述了其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短短6集纪录片,一个个历史人物生动的展现在眼前,范仲淹、白居易、司马光......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人,让孩子感受到千年之前的人情味。
每集一个主题,单集片长50分钟,听着挺长的,其实每一集里面讲了5个故事,平均下来 一个故事10分钟左右,很适合孩子观看。
在这个时代,纸质书信的消失,似乎不可避免。手机、微信、朋友圈等电子通讯超快超便捷,我们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同一秒钟的喜悦。
可曾经那个手写的时代,是完全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落笔的那天起,就意味着等待的开始。
人们偶尔会怀念那个渐行渐远的时代,那时候人和人的距离虽然很遥远,但只字片言却可以让心那么近。
书信,就是有这种神奇的力量。源于对“中国书信文化”的偏爱,和“古早人情味儿”的执念,最终催生出了《书简阅中国》这部纪录片。
《书简阅中国》叩开宏大历史的一扇秘门,透过书信展示那些曾经温暖、忧伤、平淡或绝望的真实人生。
这部纪录片阅的不是宏大历史或乡野传奇,而是真实的、鲜活的人生百态。从这一意义上说,它在宏大叙事之外打开真实的生活空间,为中国历史纪录片拓出一片新天地。
从30封古人书信中打捞沉淀千年的历史哲思,以“大历史+小历史”的书写方式,带领观众走进古人的人生故事,品味书简文化的历史意义。
作品用电影化叙述方式,将纪录片的纪实性与艺术性相融合,既关照个人情感,又以小见大衍射出大时代背景下的人情物状。
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现代视角走进执笔人内心,通过新奇顽皮的表达方式解读古人的情感世界,使观众在历史的真实和温情中,重新体会久违的书简文化。
该纪录片在创作中诠释了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方式,实现了人文精神的传承。
推荐指数五颗星。
有时候,纪录片又像时空隧道,穿梭其中,孩子们可以跨越历史长河,仿佛古人古事就在眼前。
比如《鲜生史》。该片以史料和作品为据,在融合语境下展开边界探索,阅读食物的香气、门道和情感,再现鲁迅、苏轼、曹雪芹、白居易先生笔下的美食,重识美食里的先生,展现出人物和食物的奇妙互动。
鲁迅被冠以“爱吃甜食的斗士”。他吃过的零食点心数量繁多,网罗了糖饵、柠檬糖、柚子糖、叮叮糖、葡萄干、羊羹、蛋糕等等。
而且1912年至1935年间,看牙、医牙高达75次之多,30岁时竟然只剩下5颗真牙了。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以笔为枪,成为全民的偶像。
苏轼虽然在做官这事儿上“高开低走”,但是他在美食、文学赛道上缔造了亘古绵长的雄伟传奇。
在苏轼全部存世作品中,涉及食材、食品、食事之作,总计1212篇。与吃有关的诗有五十多首,全国各地冠以“东坡”之名的菜肴有六十多道。
文学巨匠曹雪芹的人生令人唏嘘,幼时遭遇家庭变故,在京任职后也并不得志,生活更是日趋拮据,即使面对贫苦生活,他却能悠然自得。
曹雪芹不仅运用自己的一双巧手研究美食,做创意点心,而且在33岁时开始追梦写书,笔下步步生花,成就了《红楼梦》这部最可叹息的传世名篇,引发了后世对红学孜孜不倦的研究。
《鲜生史》通过鲁迅、苏轼、曹雪芹和白居易四大文豪笔下的文字与时代影像,以生活化视角重塑历史形象,展现美食的创造与传承,解锁国人在舌尖上的生命态度和哲学思考。
开播以来,《鲜生史》凭借高度的文化自信、浓郁的风土人情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好评不断,不仅收视表现亮眼,从话题热度到流量口碑皆备受肯定,而且与观众产生深度情感共鸣,刷新了他们对美食纪录片的认知。
《鲜生史》以四大文豪与美食的史料和作品入题,既实现了史实与诗意的有效结合,也打破了纪录片与影视化表达的视听语言壁垒,营造出跨时空的沉浸感,可谓有料、有戏、有视野,是一部非常形象的“人文美食影像教科书”。
推荐指数五颗星。
有时候,纪录片又像一道“任意门”,可以通往任何一个次元的世界,让孩子们融会贯通,放飞思想,自由翱翔。
比如《“字”从遇见你》。该片从最基本的汉字开始,结合汉字的生活情境与历史场景,故事化地讲述汉字的来源和流变,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
汉字,是东亚最早出现的书写工具,中文书写系统在之后漫长的几千年里一直被延续下来。
在其他一些古文字早已退出人类书写舞台的现在,汉字仍然被十几亿人惯常使用。
人们用汉字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就像过去几千年里一样。
《“字”从遇见你》共25集,每集聚焦一个汉字,每5个字组成一个主题。
挖掘出了每个汉字背后浩瀚的中国人文历史典故,借助旁征博引的知识体系,跨越想象力的边界,让文字植根于历史与民族记忆,又勾连起现代与时尚新潮。
为满足社交媒体的轻量化传播需求,纪录片采用单个汉字为一个短片(5分钟)、每5个内涵或逻辑相关联的汉字组成一个主题(25分钟长片)的点阵结构,凸显汉字的个体特性与内在联系。
在画面呈现上,创新的影像呈现技术不仅让画面更加立体具象,还赋予古老的文化符号以鲜活的生命力。
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静态的文字符号转变为一连串妙趣横生的动画镜头,以年轻化的表达,向受众展现古人细致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
画面之外,声音也是一大重要表现元素。
创作团队选用了更受年轻观众喜爱的配音演员,用生活化、日常化的口吻将故事娓娓道来。
同时,通过配乐和音效的选择营造场景感和历史感,创造张弛有度的节奏,让年轻观众主动去了解汉字,走入汉字的浩渺世界。
推荐指数五颗星。
有时候,纪录片像连接天地的天梯,让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内容瞬间落地,让晦涩难懂的内容接上地气,变得更好理解。
比如《典故里的科学》。用技术与影像“考证”典故,重现历史。在重温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化故事之时,以清奇的观察视角,启发观众新的思考。
《典故里的科学》用新鲜的角度看待文化典故,趣味传递实证精神,有机地融合了现代精神与传统文化,为观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激发想象,是一部有趣又好看的科普小文。
每集纪录片开头都是一段趣味动画,再现了曹冲称象、伏地听声、刀枪不入、身轻如燕、老马识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经典典故,帮助孩子直观了解。
该部纪录片在重现历史的过程中,历史中的人物,事物,地域,地貌重新鲜活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借助现代科学的精确测算,重新审视早已熟知的历史典故背后的“真与假”,了解中国古代生活方式、科技发展和社会民情的故事。
在影像表达上,该片不仅仅拘泥于纪实与访谈的手法,更大胆融入动画制作、情景再现等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增添了本片的艺术表现力,扩展了观众的想象空间。
《典故里的科学》在输出知识的同时,也做到了“易懂”,最凸显的好处是,让孩子可以培养对一切提出问题和质疑的习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能够用科学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式尝试去答疑解惑。
推荐指数五颗星。
以上纪录片无论观看了哪一部,孩子都一定能在生动有趣的讲述中,储备更多知识,积累更多素材。
然后凭借这些收获,在语文的学习路上走得更扎实,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