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中东局势再度成为全球焦点。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全面封锁和频繁轰炸,引发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平民伤亡惨重,国际社会对此深感忧虑。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再度忙碌起来,积极呼吁巴以双方停火,推动人道主义援助,并提出“两国方案”作为根本出路。与此同时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联合特别峰会的召开,以及外长联合代表团将中国作为出访首站,都彰显了中国在中东事务中的关键角色和影响力。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轰炸已造成超过1万人死亡,其中近70%是妇女和儿童,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名儿童遇难。截至11月10日以色列已向加沙投放了3.2万吨炸药和1.3万枚炸弹,导致50%的住房受损,超过4万套住房被彻底摧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多次呼吁停火,称加沙局势为“人道主义噩梦”。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警告称,加沙的医疗设施和公共系统已濒临崩溃,任何地方都不再安全。
中国多次呼吁巴以双方立即停火避免平民伤亡,并强调国际社会应加大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的立场始终明确:保护无辜民众的生命是当务之急。
中国始终认为,解决巴以冲突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即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实现巴以和平共处。这一方案不仅是中国的长期主张,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11月11日由沙特牵头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领导人联合特别峰会”在利雅得举行,57个国家共同商讨应对巴以冲突。伊朗总统莱希罕见出席,并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会晤,显示出伊斯兰国家内部的团结意愿。
11月17日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宣布,将派出一支部长级代表团访问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站选择中国。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对中国的高度信任,更是对中方在中东事务中角色的认可。
11月20日王毅在北京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会谈时,用“好朋友”、“好兄弟”来形容中阿关系,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毅强调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并充分利用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的身份,推动通过了本轮冲突以来第一份巴以问题决议。
今年以来,中国在中东事务中扮演了和平缔造者的角色,尤其是在促成沙特与伊朗的“世纪大和解”过程中,展现了独特的外交智慧。
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访华,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调解巴以冲突的期待。中国已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国,其公平、正义的立场赢得了广泛信任。
#巴以冲突# #中国外交# #和平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