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许多人都想要延长自己的生命,比如说古有秦始皇炼丹为求长生不老,现代社会也有富豪为求延长寿命每天吃上百种补充剂。
可是现在却有一位老太太,面对生老病死看得十分豁达,96岁的陈司寇在生命的最后坦然面对自己的死亡,不仅拒绝了孩子们要为她做手术的请求,选择绝食来加快自己离去的脚步。
而在临终之际,她留下了一句遗言发人深省,那么她到底说了什么?
知识改变命运我们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掌握生命的厚度、深度和宽度。人生在世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人的寿命并不是人为可以掌控的。
陈司寇是北京101中学的老师,同时也是北大教授赵宝煦的妻子。
1921年陈司寇出生于江苏省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在她出生之前,家里已经有了三个孩子。而在那个年代,一切都是生产力孩子也不能例外。
陈父陈母带着孩子们勤勤恳恳在地里刨活,勉强维持着生计。随着孩子渐渐大了,能帮的地方多了,日子是过得越来越红火。
可天不遂人愿,不幸的事发生了,陈司寇的母亲在她五岁的时候生病离世了,从此就只剩下陈司寇父亲和他们兄弟姐妹相依为命。
因为为陈母治病,刚刚好起来的陈家掏空了家底,还向亲戚朋友们了许多钱,一家人过的是十分清贫。
幸好陈父没有另娶,所以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陈父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拉扯三个孩子长大非常辛苦。
那时候人们的思想还未完全开化,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尤其严重,男孩可以当壮劳力谋食,女孩子为了生计只有早早嫁人的命运。
幼年丧母让陈司寇从小,就比其他孩子成熟稳重想得很多,她深知嫁人并不能改变命运,只会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束缚在一方小小的角落。
所以她认为只有读书才是她唯一的出路,知识可以改变她的命运。陈司寇父亲十分反对,他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什么出路。
但陈司寇对此坚决不妥协,于是她便从小辗转于亲戚家中寄人篱下,同时还要自己打工赚生活费和学费,可是这并没有阻碍陈司寇求学的心。
为了打破桎梏,陈司寇从小就十分努力学习,小学、初中、高中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她一路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最终成功考入北京大学教育系。
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持,陈司寇面对困难只能靠自己解决,养成了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坚韧性格,独立自主更成为了她的人生态度。
在北京大学学习的时候,陈司寇认识了赵宝煦,相似的人生经历让两人惺惺相惜。赵宝煦同样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因为交不起学费差点被迫辍学。
幸好赵宝煦成绩优异每次都能考第一,学校特意为他申请免除学杂费,这才得以继续学业。他也不负众望,考入了北京大学政治系。
相似的人生经历,相同的人生态度,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的人生目标,让陈司寇和赵宝煦有许多话题,很快两人心意相通走到了一起。
在北大教育系完成学业后,陈司寇认为没有文化知识,没有思想,人就如同木偶一般没有灵魂是不会进步的。
于是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让学生们理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义,于是她进入了北京101中学,当了一名高中政治老师。
赵宝煦则受到北大留校任教的邀请,两人的生活幸福美满还生了三个孩子,可是文革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家庭温馨的生活,身为知识分子的赵宝煦和陈司寇两人受到了严重批判。
侮辱打骂、游街示众更是家常便饭,两人没有对恶势力低头,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望支撑着两人走过这段黑暗的岁月,就这样他们夫妻二人携手走过风风雨雨。
可人生一段孤独的旅途,没有人会陪伴你一辈子,2012年赵宝煦教授因病去世,两人饱经苦难,生活好不容易归于平静,如今接下来的路又只剩陈司寇一个人走。
陈司寇的晚年生活赵宝煦教授去世时,陈司寇已经是91岁的高龄了,她的儿女担心父亲的离世对母亲打击过大,许多记者也十分关心陈司寇的精神状态。
但是陈司寇却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脆弱,她拒绝了儿女们贴身照料的请求,想要开始自己的独居生活。可是她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允许自己照顾自己。
于是儿女们又商量着给她请一个保姆,照料她的生活起居。陈司寇听了很生气,坚决拒绝了请保姆的事,她习惯了自力更生,接受不了保姆的照顾。可耐不住儿女的百般央求,最终无奈接受。
但也提出了她的要求,不要住家保姆,每周只请保姆来两次做些洒扫工作便可。其他的家务她要自己来,见此儿女们只能让步。
2015年陈司寇曾面对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在走向衰老的过程感到痛苦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病痛,另一方面是因为孤独。
老年人身体弱了精神也弱了,把自己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时间都空闲下来了,时间一多想得也就多了,以至于许多老人晚年,都可怜巴巴期盼儿女的关心陪伴。
在她看来原来大家年轻时,都是风度翩翩气质非凡,怎么到了晚年却失去了曾经的洒脱,她对这样的晚年生活感到抗拒。
陈司寇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安排的十分充实,每天的日程满满当当,读书、写字、看电视、做家务,她用丰富多彩的生活填满时间的空隙。
陈司寇家属院里的有一位和她一样的独居老人,也是一位失去丈夫的教授夫人,自从丈夫去世后,过的很是孤独,所以时常同陈司寇打电话聊天解闷。
有一天她实在忍不住了,哭着给陈司寇打电话,央求陈司寇能不能多给她打两次电话,多陪她说说话。
陈司寇原本想答应,可是这样子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她鼓励那位夫人去找自己内心的花,找到自己喜爱的东西,并把它安排进自己的生活当中,不能总是依靠别人。
后来,陈老师总结了自己老年生活多姿多彩要归于三方面:一要关注自己身体健康,二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三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能放弃自己的精神生活。
陈司寇非常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她认为丈夫赵宝煦早早离她而去,就是因为早年经历波折身体亏损了。
所以陈老师每天都固定早晚两次散步,中间还会抽空做做操,身体有什么不适,也不讳病忌医会及时去看,陈司寇对记者说:
“身体皮囊给我们是要使用的,并不是拿来伺候的。自己还有能力去做的事,就不要贪图安逸去放弃。”
而陈司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她每天的流程就是:早上迎着朝阳出门散步,顺便走到菜市场买菜再吃个早餐,回来之后打扫一下房间,泡一壶茶开始读书、看报。
到了中午简单做一顿午餐,吃完以后小憩一会儿,下午继续读书看报,倦了就起来做两套健身操,吃完晚饭到家属院里散散步,累了就回家看看电视听听广播,把日子过成了诗一般。
不同于其他老太太,陈司寇不热衷于聚堆拉家常里短,闲暇时她喜欢看电视,看看娱乐八卦,国家赛事。
有时看到电视演员表演没有到位,她也会骂演的不好。她最喜欢看斯诺克比赛,还是是斯诺克运动员丁俊晖的粉丝。
除了看电视,她还喜欢看《易经》,从国学经典中获得一些关于哲理的思考。
有些老年人眼睛不好了不喜欢看书看报,陈司寇也经常这样,但是她还是戴上老花镜,用手点着书来看,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在书中得到了平静可以和作者交流。
看淡生死陈司寇不仅把自己的老年生活安排的非常精彩,而且她对于以后的生死也看的十分豁达,陈司寇曾经说过:
“我把每天的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走,我没有任何遗憾。只求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质量。即使明天就走,今天也要过的有质量。”
每个人都终将面对死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陈司寇一样看透生死,并说自己已经提前做好准备,随时都可以离开。
2013年陈司寇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她的左肾被检查出一颗肿瘤,必须入院进行手术,将其切除,她的儿女们被吓坏了,马上就要安排老太太住院。
可是这个决定立马就被陈司寇否定了,她认为自己已经92岁了,活这么大年纪已经赚了,活够本了,再说未来离去也不一定是因为肿瘤,没必要大费周章。
陈司寇有自己的主见,儿女见劝不动她又怕影响她心情,只能顺着她的心意来,出院后的陈司寇也没有听之任之,不管自己的病情,她想知道癌症喜欢什么害怕什么。
于是又去翻遍书籍,发现癌症最喜欢酸性的食物,不喜欢碱性的食物,从此她开始控制自己的食谱,多吃碱性的蔬菜水果例如,西兰花、蘑菇等,对那些酸性的大鱼大肉开始少吃。
可能真的有效果,就这样陈司寇控制饮食了两年,肿瘤也没有在恶化,反而被神奇地控制住了,连医生都在震惊。
但或许并不是她控制饮食的效果,而是陈司寇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发生的作用,连她自己也在说: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来不怕死,就活的轻松。多活一天是一天,多活的每一天都是赚了。”
2017厄运又找上了这位豁达的老人,陈司寇左肾上的肿瘤恶化了,伴随而来的还有尿毒症、贫血性腔梗。
陈司寇还是不愿意住院,可是她的儿女们这次说什么也不同意,强硬地带着她前往医院治疗。
可陈司寇一辈子都在追求独立的人格,力求自力更生,不愿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所以自从10月17日孩子们把她送进医院起,她就开始了绝食。
那天早上陈司寇女儿带上刚熬好的营养粥,打算给母亲喂饭,端着勺子去为陈司寇却只得到了一个背影,还有一句气呼呼地“我不吃”,孩子们还以为母亲是在闹脾气,哪知全家人轮流上阵来劝也没有哄的老太太开口。
孩子们没办法,只好等她第二天气消了再来劝,可是到了第二天,陈司寇依旧没有吃一粒米喝一口水,众人才惊觉母亲可能是认真的。
17号到21号的四天时间,这位96岁的老人为了不给儿女拖后腿,给自己一个体面的离开,她用了巨大的毅力,坚持着绝食行动。
她在生命的最后直视死亡的逼进,没有丝毫退缩没有丝毫胆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陈司寇在保姆的帮助下,留下了一封遗书:
“要走的快一点,减少自身痛苦,不给儿女添麻烦。”
写完遗书,陈司寇也失去了全部力气,在病床上永远闭上了双眼。但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给我们敲了一记响钟,令人深感震撼又觉得无比的心酸。
结语人生就像一部电影,电影什么时候结束我们不知道,但我们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剧情,为自己提供最好的观影感受。
生命尽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或许是选择像陈司寇一样有尊严的走,也有可能选择耗尽心力为多活一秒而奋斗,最重要的是面对生死要选择看淡,能够做到淡然处之面对。
生命之重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在生命这份答卷上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认真书写。
用户10xxx59
致敬睿智的老人
用户10xxx38
安乐死也不是一无是处,应该实行安乐死。
为梦想而奋斗
这些都是金饭碗和有钱人考虑的问题,普通老百姓到老了有资金维持生活身体没啥大毛病就不错了
用户13xxx52
假如不送医院,她还能自己活一阵的!说了不添麻烦,分明是感觉到了被嫌麻烦[横脸笑]
CHen
96属高寿了,毕竟少数。
铁拐尖
懒婆娘的裹脚布啊!
洛宁
她都绝食了,她的子女为什么不顺着她的意接她回家。。另外,我觉得人老了以后听子女的安排就是最好的不给子女添麻烦。有时候你自以为的不给子女添麻烦的选择恰恰是在给子女添麻烦
唐医生书林
人的生命是自己的,呵护生命的人才有资格走向生命的顶峰。
用户11xxx41
作者乱说,2012年91岁,今年还是9 6岁。
用户17xxx43 回复 09-12 08:05
作者确实乱写的 ,不是说她出生前就有三个孩子,后来又说她父亲又当爹又当妈抚养大三个孩子。
霞光流韵
乱七八糟中间有一个照片是杨降,真无语
SU
自己是医者,不需要医生。怕要饿死医院了[点赞]
似水流年
我觉得活到90岁是最好了,90岁前生活基本能自理,90岁后大多数人都需要有人照顾,麻烦子女拖累子女了。
鑫惠东
活得通透,不惧死亡,睿智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