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钓友反应:立春之后天气转暖,这个时候鲫鱼更加容易开口应该很好钓,但是自己出钓却发现此时的鱼比冬季更难钓。
这不是个例,鲫鱼是耐寒性的鱼类,即使冬季气温很低,但是在三米以上的水深下鲫鱼仍然会开口。虽然冬季气温低但是低的很稳定,早晚温差、连续几天的温差都相差不大,当温度比较稳定的时候鱼就更容易开口。
那么到了早春,白天太阳升起之后,随着太阳照射最高温可以上升到10度以上,太阳落山之后温度又会下降到0度,是不是还有倒春寒。水温波动十分剧烈,鲫鱼自身的调节能力跟不上温度的变化,它们自然就不愿意开口。
虽然早春温度还不高但是已经比冬季好很多了,这个时候的鲫鱼确实比冬季更加活跃,在温度比较稳定的水域它们也更加愿意开口。因此想要在早春有个好收获就要做好两点:一是找水温比较稳定的钓点;二是选择水温比较高且比较稳定的时间出钓。
到了春天钓鲫鱼,因为温度上升以及鲫鱼的体型比较小,很多人会推荐使用3.6米、4.5米的短竿钓鱼。这个时候使用短竿垂钓,我认为除非在靠近岸边水草比较茂盛的地方才能钓到鱼,并且基本都是小杂鱼。
钓友们现在可以到河边看一看,可以发现大多数人会使用长竿钓鲫鱼。这是因为长竿钓的远,可以找到鱼的藏身位置。
有的钓友就抓住“春钓滩”这句话,认为此时就应该用短竿钓浅滩。但是在早春太阳升起之前浅滩的水温很低,到了中午浅滩的水温又太高,温差会超过10摄氏度。这个地方可能有鱼,但是大多数都是很小的鱼苗,大鲫鱼根本不会到浅滩。
因此这个时候我们仍然需要用长竿钓远钓深,当然也不用完全像冬天那样钓四五米深。如果是阴天或者早晚没有太阳的时候可以钓三米深;如果有太阳照射那么可以钓2-3米深左右;如果在草洞、草缝垂钓,可以钓2米左右。
总之现在还不是钓浅滩的时候,我们仍然需要钓一些比较深的位置,例如大坝两侧,水坎等位置,有水草的地方还是很好的钓点。
早晚虽然温度不好但是温差小,这个时候的鲫鱼更加愿意开口。
除了早晚,下午3点左右也是一个很好的出钓时间。这是因为随着太阳的照射深水的水温也升起来了并且鲫鱼也适应了水温的变化,温度高了鲫鱼就更加愿意开口了,并且因为温度比较高此时大鲫鱼变得活跃起来。
不知道这一段时间经常钓鱼的朋友有没有这种经验:早晨钓鱼有口但是钓到的都是小鱼,大鲫鱼很难遇到;到了下午我们选择在深浅交界或者水草的位置打窝,只要水中有一定数量的大鲫鱼,那么钓到几条大鲫鱼也是很有可能的。这就是温度的影响,小鱼自身调节能力强比之大鲫鱼更加活跃。
中午就不建议出钓了,因为中午太阳照射不久,上层水温度迅速升高,下层水温度很低,上下层水的温差很大,鱼会上浮。上浮的鱼因为温差的因素会不愿意开口。
以上这几点适用于静水,如果是流水,随着水的流动上下层水交流频繁,一般上下层水的温差不会很大,同时上下层水的水温随着外界温度变化也会随时变化,很少出现恒温的情况,这样的地方可以选择传统钓。
早春因为温差的原因,如果我们选择的钓点和出钓时间不对会发现此时的鱼比冬季还难钓。但是,如果我们找到了鱼的位置就会发现鱼口比之冬季好很多,钓大鲫鱼也更加容易了。
不知道钓友们在立春之后的这些天收获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