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特朗普军事威胁,伊朗高层直飞中国,中俄伊齐聚北京商讨大事

宇文说世界 2025-03-22 16:50:33

特朗普公开威胁要彻底摧毁伊朗,但德黑兰并未退缩,反而于3月展开重大外交举措——伊朗领导人绕道美国,直接飞赴中国首都。

在这场充满危险的较量中,谁能坚持到胜利时刻?伊朗的举动究竟传递出什么信号?

【一、特朗普虚张声势施压伊朗】

伊朗与美国的复杂关系众所周知,对伊朗而言,美国既是能当保护伞的靠山,又是令其咬牙切齿的霸权国家。

三月初,特朗普签署总统令,宣布恢复对伊朗的最强硬制裁,宣称要完全掐断该国石油出口。他在发布会上激动表示:"他们马上就能造出核武器!"并放出风声称不排除采取武力打击的可能。

中国网民评价称,伊朗的防御同盟瓦解后,他们与美国交涉时能争取的利益空间就所剩无几了。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番强硬表态根本唬不住人——美国在中东早已不像过去那样说一不二了。欧洲正被能源短缺搞得焦头烂额,中印等国根本不理睬制裁令,照样从伊朗买石油,就连美国军方自己都说打仗代价太大。

伊朗这次应对堪称示范级冷静:他们公开试射能打两千公里的新导弹,目标直指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基地。

总统办公室淡定回应称:"我们压根没打算刺杀特朗普,这种说法纯属胡扯。"

最值得玩味的是,尽管特朗普屡次表达"愿随时与伊朗领导人见面"的意愿,但伊朗始终态度强硬拒绝接触。前总统派系议员公开吐槽:"和出尔反尔者打交道简直是虚度光阴。"

伊朗早已摸清特朗普"先发威胁又改口"的惯用伎俩,决定用冷静态度化解美国的施压攻势。

【二、伊朗押注中国疑似向东突围】

叙利亚政府还在掌权吗?"抵抗联盟"已瓦解,伊朗下一步如何行动?

如果一直按兵不动,特朗普迟早会一步步施压、把他们逼入绝境,所以他们想出了新的应对办法。

美国宣布制裁伊朗之际,伊外长突然到访北京。

中国采取的措施精准打击美国制裁体系:通过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突破美元主导的国际支付体系,利用本国产业链弥补被封锁的产业短板,还有望获取新型隐身战机的核心技术。

今年3月起,伊朗与中国在各领域合作明显提速。双方着重强化媒体与文化交流,伊朗资深记者沙罗克不仅全程跟踪报道中国两会,还将向国内系统讲解中国发展经验。中伊签署的25年合作协议,被视作发展中国家深化协作的重要样板。

与此同时,连接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大陆桥项目进入落地实施阶段。这项工程不仅打通了中伊沙三国的商贸走廊,还将推动伊朗基建现代化,中方承诺的4000亿美元资金正陆续投入到伊朗通讯网络、港口扩建等项目中。两国成立的油气合作委员会3月份频繁开会讨论,重点推进油田开发、输油管道铺设等合作事项,目前伊朗每天向中国稳定输送的原油量维持在百万桶水平。

中国的立场同样清晰。

2023年两国领导人会晤期间,中方就向伊方作出明确表态: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坚定支持伊朗。

3月10日,两位重要外宾乘坐同一架飞机抵达北京,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伊朗国家安全高官共同下榻钓鱼台国宾馆。

此次被海外媒体称为"反制霸凌联盟"的高层会谈,主要传递出三方面重要信息:

据相关消息,三个国家正筹备组建能源交易货币自主联盟,旨在推动国际能源交易去美元化;中方同时倡议构建中东地区多边安全对话平台,倡导区域国家共同协商取代外部势力单边主导。这种联合协作不同于排他性小圈子模式,而是体现了国际社会平等合作的新型实践路径。

特朗普的武力威胁折射出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矛盾:既扛不起全面开战的沉重代价,又割舍不掉幕后操控地区局势的老套路。

相比之下,中俄伊在北京的会谈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思路——用经济协作与政治联结代替武力对抗,通过共同安全保障取代霸权施压。

这场较量的结果也许不会马上揭晓,但历史早就告诉我们:新东西冒头的时候,老一套迟早得退出舞台。

0 阅读:35
宇文说世界

宇文说世界

宇文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