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天敌防控,养殖网目选择,防护罩安装,转行工程师方案

晓乔养殖 2025-02-26 01:35:38

蜻蜓天敌防控,养殖网目选择,防护罩安装,转行工程师方案

蜻蜓是一种很有特点的小动物呢。它有着大大的眼睛,透明的翅膀,在天空中轻快地飞舞。蜻蜓在生态环境中有很重要的价值,比如可以捕食蚊虫、苍蝇等害虫。一只蜻蜓一天能捕食几十只蚊子呢。

在养殖场景中,有不少痛点。就拿南方一些潮湿的地区来说吧,像在广西的一些村庄里,有养殖户尝试家养蜻蜓。可是这里的湿度大,有很多小虫子是蜻蜓的天敌。像蜘蛛,它织的网随时能困住蜻蜓;还有壁虎,动作敏捷,能捕捉蜻蜓。很多养殖户就因为没控制好这些天敌,导致蜻蜓损失惨重。

有位北方的转行工程师朋友,他听朋友说起南方的蜻蜓养殖就挺感兴趣。他自己做过调查,在北方的干燥地区,像河北的部分农村,虽然没有那么多潮湿带来的天敌,但是有小麻雀之类的,也会对蜻蜓造成威胁。他想了个办法,在养殖蜻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网目来做防护。如果是在养殖场大规模养的话,这个网目得精细一些,大概能防止麻雀钻进去的大小,像20目的网就可能比较合适。对于家庭小规模养殖,要是放在农村院子里,40目左右的网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而且防护罩的安装也很有讲究。在山东有个养殖场,因为地形比较开阔,风大。他们安装防护罩的时候,采用了三角形结构来稳固,而且还把防护罩稍微倾斜一点安装,这样下雨的时候雨水能顺着流走,不会积在罩子里影响蜻蜓生存。

我还知道有个养殖户,他没经验,直接用了那种很粗的网,结果好多蜻蜓的天敌都能钻进去。他的蜻蜓养殖就失败了。他说如果早知道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养殖场或者家庭来选择合适的天敌防控、网目和防护罩,就不会这么惨了。

在养殖蜻蜓的时候,不同的养殖场景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项。像在农场里,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有南方农场主分享他的经验,他在农场里种了一些绿植。比如说薄荷,薄荷能散发气味驱赶一些蚊虫,让蜻蜓的生存环境更纯净。还有一种叫鸭跖草的绿植,在南方比较常见。这种绿植叶片很大,颜色鲜绿,在一些狭小的养殖空间,它可以起到阻挡部分苍蝇的作用。

在北方呢,像马齿苋这种绿植,它的耐旱性强。在北方干冷的环境下,如果有养殖蜻蜓的场地,种植一些马齿苋,一方面能美化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些昆虫的对空间资源的抢夺。还有狗尾草,它在北方广袤的平原很常见,虽然不起眼,但也是一种能调节小环境湿度的植物,对蜻蜓养殖的环境稳定有帮助。

说到这里,我再给你们讲个真实的故事吧。福建有个养殖户,他是散养蜻蜓的。之前没考虑到水葫芦的问题。水葫芦繁殖很快,他的池塘里长满了水葫芦。结果蜻蜓的产卵地都受到了影响。因为蜻蜓喜欢在水边的植物上产卵,水葫芦太多就把原本蜻蜓适合产卵的地方占满了。而且水葫芦还会阻碍水流,降低水里的含氧量,水里的蚊虫幼虫因为缺氧也死了不少,蜻蜓就没有足够的食物了。最后这个养殖户总结经验,在池塘里清理了一部分水葫芦,还种了一些芦苇。芦苇这种植物,叶子细长,能给蜻蜓提供很好的栖息空间,而且芦苇还能净化水质。

在一些大型的蜻蜓养殖场,对于天敌防控更要全面。比如说,要定期检查防护栏有没有破损。我朋友在那边看到的一个养殖场,刚开始没重视这个。结果有次大风把一段防护栏吹倒了一个缺口,结果没几天就有不少蜻蜓不翼而飞。后来他们就定期检查,而且还在养殖场周围撒了一些驱虫粉。这种驱虫粉是纯天然的,是当地一位老农民自己调配的,主要是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草药研磨而成。这驱虫粉能减少虫子进入养殖场的数量,也就减少了蜻蜓天敌的数量。

3年的时间,对于蜻蜓养殖来说,是足够让养殖户积累经验的。有个云南的养殖户,他养蜻蜓3年了。刚开始的时候,他完全不懂怎么防控天敌。他的养殖场地周围有很多青蛙,青蛙可是蜻蜓的天敌呢。他发现蜻蜓数量一直上不去。后来他就调整了养殖场的布局。他把蜻蜓养殖区域用更高的网隔离开来,还在周围种了一些茉莉花。茉莉花的香气能迷糊青蛙,让它找不到蜻蜓的养殖区域。而且他把养殖区域的地势弄得高一点,下雨天就不会积水,减少了蚊虫滋生的机会。

在南方的一些湿热地区,像广东,蚊虫特别多。有个养殖户在养殖蜻蜓的时候,发现光用网罩还不行。他会定期用灯光诱捕那些蚊虫的天敌昆虫,但是又不伤害蜻蜓。他把灯光安装在养殖场边缘稍远的地方,昆虫有趋光性就会飞向那里。他还会在养殖场的部分区域设置一些陷阱,陷阱里放有糖水和醋,这是用来吸引苍蝇等小昆虫的。然后把陷阱放在防护罩外面,这样就不会影响养殖场内的蜻蜓生存。

从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来看,蜻蜓养殖看起来简单,其实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从蜻蜓自身的特点,到养殖环境的塑造,再到天敌的防控,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养殖模式,都需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那大家觉得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始蜻蜓养殖,最先应该考虑的是哪个环节呢?

再来说说防护罩的安装细节吧。在一些山区,地形复杂,可能有时候会有小型的野生动物靠近蜻蜓养殖区域。有个四川山区的养殖户,他就在防护罩的基础上,还在周边挖了一道浅浅的沟。这沟大概半米宽,半米深。这样如果有小动物想要靠近养殖区,就会掉进沟里。而且他在防护罩的角落,还设置了一些观察口,这样可以方便观察蜻蜓的情况,又不影响防护效果。

对于网目的选择,除了考虑天敌的大小,还要考虑通风性。在夏天的时候,像在浙江这样的江南水乡,气温比较高。如果网目太小,蜻蜓养殖区域里面的空气流通就不好,蜻蜓容易闷死。所以在浙江的一些养殖场,会根据季节调整网目。夏天的时候会换用稍大一点的网目,冬天再换回小一点的网目。

还有一个南方的养殖户,他是在水田边养殖蜻蜓的。水田里有不少青蛙和小鱼,都是蜻蜓的天敌。他就在水田和养殖场地中间,用竹子搭了一个简易的隔离带。这个隔离带不仅挡住了青蛙和小鱼,还起到了一定的遮阳作用。因为蜻蜓不喜欢太强烈的阳光直射,这个隔离带就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北方的干冷到南方的湿热,从散养到规模化养殖,蜻蜓养殖的每一个场景都需要不同的对待。不管是在辽宁那种寒冷的养殖场,还是在海南那种湿热的小型家庭养殖场景,都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们不能只看到蜻蜓养殖可能带来的收益,而忽略了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每个养殖者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天敌防控,选好网目,安装好防护罩等工作。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要把蜻蜓养殖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又会遇到哪些新的挑战呢?

0 阅读:2
晓乔养殖

晓乔养殖

分享养殖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