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三山帽之土地样:《老赵从二郎神花钱谈二郎神三山帽》下篇

乐艺会 2024-12-22 05:47:15

三、二郎神三山帽之:土地样

大概由于宋代破额富贵巾帽的吉祥含义的强烈趋势,同时二郎神本尊的身份也日渐等同王公王子:

五代时李冰为大安王,应圣灵感王,川人号二郎为护国灵应王,可见五代时期,二郎既是王子,也本身尊为王侯。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诏永康军广济王庙郎君神特封灵惠侯,二郎为侯爵;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二郎神由“灵惠侯”被封“灵惠应感公”,二郎为公爵;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时因护佑战胜西夏,诏令二郎神“能出云雨,遂殄丑类”,保佑官军战胜西夏,以此功从“灵惠应感公”加封为“昭惠灵显王”,二郎神此时成为王爵。已经完全具备了富贵身份。

况且,大家一定要明白,对于三山帽来说,也不过是一种俗称,未必一定具备严格的单一对应关系。只要具有大致的三山之形,其实在民间的观念中,都可以叫三山帽,就像只要排行老二,都可以叫二郎,排行老二的神,理论上都可以叫二郎神一样。所以,历史上存在诸多二郎神的混乱状态,人家未必一定是要乱入你,有的时候,不排除人家也排行老二,也可以叫二郎神的因素。

三山帽(摘自《三才图会》

在明代《三才图会·衣服一卷》“三山帽”图示注文:“一名二郎帽,皆出自闾巷,相传不知其制所始”。由此可见,至少明代人的观念中,作为三山帽的二郎帽,也是一种民间俗称。并非严格的正式的名称。

发端于宋,成型于元的《水浒》,在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中,曾经对桃花村的刘太公有一个外貌服饰的描写:

髭须似雪,发鬓如霜。行时肩曲头低,坐后耳聋眼暗。头裹三山暖帽,足穿四缝宽靴。腰间绦系佛头青,身上罗衫鱼肚白。好似山前都土地,正如海底老龙君。可见在宋元人观念中,三山暖帽就是土地公公的装扮。而三山暖帽其实也就已经非常类似我们现在所说的破额富贵巾帽了。土地公公的形象定位,就是一个乡间富贵老翁。所以他头戴的帽子就是乡绅老翁的打扮。《西游记》中的土地,有的头戴偃月巾、有的头戴角巾,多是乡间富贵老翁的打扮。可见,某种层面上,破额富贵巾帽,其实是三山帽的某种非标准的变体,这也是由于三山帽是一个非正规的社会俗称所导致的边界不清,外延随意的后果。怪不得宋代诗歌中对富贵帽的描述是短檐珠子帽。

《佛说土地经》中就曾经借助世尊视线描述华盖山中土地的穿着说:“尔时世尊,同共大众,邀于华盖山中,见一老人,身长一丈五尺,头戴三山之帽,眉发苍苍,身穿白蓝之衣,胺击皀条,脚踏双鱼之腹,手执曲木之杖,大众险惊”。

我们来看下土地公公众多的乡绅富贵帽中的三山帽是啥样的。

花脚大仙拍摄

下图是明代毗卢寺水陆壁画中的土地。与上述水陆画中的土地一样,也同样是头戴破额帽。而这种中间高耸加上两檐拱卫,也多少类似三山,所以也被民间同样因为形状的关系而俗称为了三山帽。

韩天衡美术馆藏福德正神土地神墨

这种从三山帽变体为实际上的土地公公式的破额富贵巾的例证,在花钱等艺术图像中比比皆是。参见:老赵 管月晖:毬路纹中的转官与小官人的富贵帽同类图像请看以下图示。

本命星官花钱 叶迎君藏品

辽代铜人中的土地式二郎帽

明代新绛稷益庙壁画中的祠山张大帝

明代毗卢寺水陆壁画中的姜太公而在二郎神花钱中,既然二郎神的帽子合该是三山帽,那么既然二郎神在花钱上也存在着土地公公式的三山帽。可见,本款也就是土地公公多款帽式中的被称为三山帽的那款。在这样的图像中,二郎神的帽子不再后背高高耸立,而去成就高耸之三山,而是呈现出大致平顶的态势,而与我们常见的明显的三山送礼之态迥然有别了。上篇中我们所谈及的三山帽的鱼尾顶与曲瓦顶,都是在帽屋的后面,加装的后耳,而在土地式三山帽中,则是如卷心菜一样,三山包裹在一起,外两山是菜皮,内一山则是菜心。从视觉上看,鱼尾顶三山、曲瓦顶三山,都是旁两山高于中间山,而只有在土地三山帽中,中间山高于两侧山。

王帆藏品

胡坚藏品

修养供图

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曾经描述了周敦颐遗像所戴的就是三山帽,宋濂为此写了记文,《明文衡》卷二十九《宋九贤遗像记》云:

“濂溪周子,颜玉洁,额以下渐广,至颧而微收。然颐下丰腴,修目末微耸。须疏朗微长,颊上稍有髯。三山帽后有带,紫衣褒袖,缘以皂白,内服缘如之,白裳无缘,乌赤色”。

从宋濂所记述的周敦颐的三山帽,以及上述古书插图中多款周敦颐肖像中的帽式,我们就可以领会,这类破额富贵巾帽,也正是本节我们所阐述的二郎神花钱上的土地公公式的三山帽式。由此可见,二郎神花钱上的平顶破额富贵帽,也正是三山帽无疑,无非是三山帽众多版本中的一款而已。而且在宋元明时期,常态地被视为了三山帽。这种土地三山帽后的特征,被很多古书插图家们所关注和表达了,在宋代绘画中,也存在此类土地三山帽的服饰特征。见下图所示:

北宋李公麟(传)《孝经图》局部

0 阅读:6
乐艺会

乐艺会

鉴赏艺术,分享人文创造之美,推动艺术与生活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