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7年,秦朝已如风雨飘摇中的残烛。弑君篡位的赵高,扶持秦王子婴即位后,仍野心勃勃,意图里应外合以自立为王。面对这个权倾朝野的心腹大患,新王子婴深感如芒在背。在一个命运攸关的时刻,他召集心腹商议对策。此时,宦官韩谈挺身而出,毫不讳言地指出必须除掉赵高以绝后患。经过缜密谋划,子婴以示病为由,引赵高入宫,最终成功将这个权相铲除。
乱世权臣,一手遮天逆乾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原大地初步实现了统一。然而在他驾崩之后,这个庞大帝国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赵高出身于赵国贵族家庭,年少时因家族获罪被没收为奴,进入秦宫廷为宦官。他凭借过人的智谋和心机,一步步爬上了中车府令的位置。
自秦始皇东巡途中暴毙,赵高便开始了他的夺权之路。他与李斯合谋伪造诏书,指定胡亥为太子,逼死了原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
胡亥即位后,赵高利用其性格怯懦、昏聩无能的特点,逐渐掌控朝政。他排除异己,打击忠良,将朝中大臣一一铲除。
在赵高的蛊惑下,胡亥变得愈发暴虐。他加重赋税,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各地叛乱此起彼伏,秦朝统治摇摇欲坠。
赵高见时机成熟,便设计让胡亥自尽,欲自立为王。但他低估了朝中大臣对他这个宦官的抵制力度。
无奈之下,赵高只得扶持秦始皇之弟子婴登上帝位。他以为子婴年轻软弱,可以被他轻易掌控。
此时的赵高已经权倾朝野,不仅控制着朝中大权,还掌握着方腊之众和宫中禁军。在秦朝内外交困之际,他更是暗中与刘邦勾结,妄图里应外合。
赵高对朝中官员实行高压政策,任何敢于反对他的人都会遭到残酷迫害。朝廷上下,人人自危。
这场权力的游戏,最终将整个秦朝带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天下已经四分五裂,关东诸侯蠢蠢欲动,虎视眈眈地盯着这片土地。
新王继位,权臣阴影困困惑子婴继位之初便面临着重重阻碍,赵高的势力如同一张巨网笼罩着整个朝廷。作为秦始皇的族弟,子婴深知自己被推上帝位不过是赵高的权宜之计。
朝中大臣们对这位新君抱有期待,但更多的是担忧与不安。子婴虽有贤名,却缺乏处理朝政的经验,加之赵高把持朝政多年,培植的亲信遍布朝野。
在宫中斋戒期间,子婴召集了几位心腹大臣密议。这些大臣都是秦朝元老,曾追随秦始皇征战天下,对赵高的所作所为痛恨至极。
韩谈站在殿中,直言进谏:"大王,赵高罪恶滔天,他不仅设计陷害忠良,更是弑君篡位,其心可诛。如今他虽立您为王,但这不过是缓兵之计。"
王绾则持不同意见,认为应当采取怀柔政策。在他看来,赵高势力庞大,贸然动手恐引起更大动荡。
朝堂上的争论持续了整整三天,每个大臣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人主张立即动手除掉赵高,有人建议暂时隐忍,等待时机。
子婴听取众臣意见后,开始着手部署。他下令加强宫中禁军的防卫,暗中调查赵高的势力范围。
宫中的气氛日益紧张,朝臣们各怀心事。赵高的亲信们频繁进出宫廷,暗中打探消息。
与此同时,关东诸侯的战事愈演愈烈。刘邦、项羽等人的力量不断壮大,对关中虎视眈眈。
子婴深知,若不尽快解决赵高这个心腹大患,秦朝必将陷入更大的危机。他开始与韩谈等心腹密谋除掉赵高的计划。
在一个深夜,子婴召集心腹大臣,制定了详细的行动方案。他们决定利用赵高骄傲自满的心理,设下圈套。
这个计划需要精确的时机把控,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子婴命令禁军在宫中各处设伏,只等赵高入瓮。
天下大势已去,但朝中上下都在等待这位新君的表现。子婴深知,处置赵高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安危,更关系到整个秦朝的存亡。
在这场较量中,子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与智慧。他既不像胡亥那样软弱可欺,也不像赵高那般狠毒阴险。
以病为饵,智取权臣除祸患子婴命人放出消息,称自己染上重疾,卧床不起。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赵高耳中,正中子婴等人的下怀。
赵高听闻此事,立即召集心腹商议对策。作为秦朝实际掌权者,他不得不对新君的病情作出反应。
子婴的"病情"日益加重,朝中上下人心惶惶。许多大臣纷纷上书请求探视,但都被挡在宫门之外。
为了增加可信度,子婴连续多日不曾露面,只由几位心腹大臣传递他的旨意。宫中太医们则按照计划,对外宣称新君病情严重。
赵高终于按捺不住,决定亲自入宫探视。他带着随从来到宫门,却被告知只能独自一人进入。
在宫门前,赵高犹豫再三。他深知宫廷内的凶险,但若不去探视,又显得他对新君不敬。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韩谈出面相劝。他以长者的身份向赵高保证,新君确实病重,绝无诈术。
赵高最终决定入宫,这正是子婴和大臣们期待的时机。早已埋伏好的禁军严阵以待,只等一声令下。
当赵高走进内殿,迎接他的不是病榻上的新君,而是全副武装的禁军。子婴端坐于上,冷眼看着这位权倾朝野的宦官。
在场的大臣纷纷出列,历数赵高的罪状。从谋害太子扶苏,到残害忠良,再到逼死胡亥,罪证确凿。
赵高顿时明白中计,但为时已晚。他的党羽被控制,亲信被缴械,自己已成瓮中之鳖。
面对众人的指控,赵高竟然还想狡辩。他搬出过去的功劳,试图为自己开脱。
子婴不为所动,当即下令将赵高拿下。禁军蜂拥而上,将这个权臣牢牢控制。
赵高被押往诏狱的路上,街道两旁聚集了许多百姓。他们亲眼目睹这个作恶多端的权臣的末路。
随后的审判很快完成,赵高的罪证早已准备充分。从他干预朝政的第一天起,每一桩罪行都被详细记录。
朝廷上下无人为赵高求情,甚至连他的亲信们都纷纷倒戈。这位曾经呼风唤雨的权臣,最终难逃法网制裁。
这一役震动朝野,子婴展现出的决断力和谋略,赢得了朝臣们的敬重。然而,秦朝的命运已经难以挽回。
权臣伏诛,大秦江山难挽回赵高被处死的消息传遍了咸阳城,百姓们纷纷称赞子婴的决断。然而这个时候,秦朝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关东诸侯的军队正在向关中逼近,刘邦、项羽的势力日益壮大。子婴虽然铲除了赵高这个心腹大患,但朝廷的力量已经大不如前。
朝中的大臣们开始分成两派,一派主张与诸侯谈判,寻求和平;另一派则坚持死守,誓与秦朝共存亡。子婴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争论持续了整整七天。
此时的秦军主力已经所剩无几,大部分将领都在之前的内乱中死去。留守关中的部队士气低落,许多士兵纷纷逃离。
子婴派出使者与诸侯联络,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危机。但诸侯们早已不把秦朝放在眼里,使者们都是空手而回。
项羽的楚军率先攻破函谷关,长驱直入。秦军节节败退,无力阻挡强敌的进军步伐。
咸阳城内,朝廷已经乱作一团。有的官员投降了诸侯,有的带着家人逃往他乡,还有的选择自尽。
面对这种局面,子婴并未像其他亡国之君那样惊慌失措。他召集剩余的大臣,商议投降的条件。
项羽的军队围城后,子婴率领群臣开城投降。他带着传国玉玺,走出了咸阳城。
这位秦朝的末代君主,在位仅仅四十六天。虽然他成功铲除了赵高,但无力挽救大厦将倾的秦朝。
项羽对待子婴却颇为优待,并未赶尽杀绝。这位楚霸王欣赏子婴的识时务,封他为共王。
然而好景不长,项羽很快就露出了他的獠牙。他下令火烧阿房宫,掘开始皇陵墓,将咸阳城夷为平地。
昔日辉煌的秦朝都城,转眼间化为一片废墟。子婴目睹这一切,却无力改变什么。
后来的历史记载,子婴在被封为共王后不久就死了。有人说他是郁郁而终,也有人说他被项羽秘密处死。
从赵高被诛到秦朝灭亡,前后不过数月时间。这段历史见证了一个庞大帝国的迅速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