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代表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孜孜不倦做创新殷殷以求高质量

南阳观察 2024-03-12 10:50:31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尽管“猪周期压得行业抬不起头来”,但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牧原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出的却是举重若轻的胸怀和气度。

这种胸怀和气度,来源于企业长期不懈的创新实践,来源于他向全国两会提交的坚持用创新推动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6年58项建议,不少被国家推广应用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已是第七次参加全国两会,他持续为养猪行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围绕非瘟防控、种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等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58项,有不少建议已被国家推广行业应用。如他公开自己研究20多年、成功使用的低蛋白日粮“秘方”,就被国家有关部门发文在全国行业推广,为降低生猪生产成本、节约大面积土地作出巨大贡献。

而今年,在生猪行业因猪周期而深陷低谷时,秦英林依然围绕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提交五项建议,分别是:技术创新、净化疾病、推进合成生物产业落地、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强产学研联合创新。

坚守技术创新,寻求新的突破

技术创新是秦英林的第一项建议,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灵魂。创新不单单是促进企业经营好、经济好、效益好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企业发展行稳致远的根本。如果没有创新,就是重复建设、生产、劳作,背后是劳而无功。

“牧原既是创新的体验者,更是受益者。”坚定不移加大技术创新,坚持长期主义,元点出发,寻求突破,向下扎根100丈,向上奋力冲破天,依靠创新驱动,提升养猪技术水平,助推养猪行业高质量发展。秦英林坚定地说,当前智能化、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他看到,很多传统生产方式、产品一瞬间就失去了市场,这背后不是市场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我们没有把创新作为发展根本导致的。所以今年,我们对创新理解提出了新的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技术元点出发,向600元空间要效益

回顾牧原30多年的发展历程,牧原依靠科技创新,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打造了种、料、康、养等20大“钻尖”技术。2022年,提出了从技术元点发力,业务底层突破,从饲料、种猪、健康管理、养猪各个环节死磕技术,开启向每头猪600元成本空间要效益的新纪元。“牧原最终要围绕一头猪600元的成本空间做文章,这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秦英林说。

“有人说2023年生猪行业面临困境,但我认为这不叫困境,而是挑战。行业是持续存在的,周期也是存在的,任何周期波动都有高有低,高时有高时的挑战,低时也有低时的挑战,挑战是持续的,但行业最终是进步的。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应对挑战,跨越低谷,才是彰显内在力量的关键时刻。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还能看到生猪养殖行业的很多机会。”秦英林说,当前企业自身养猪还有差距,只要能够把技术提升起来,成本降下去,就能应对挑战。

对于企业发展,他认为走在新路上是正常的,走在过去的老路上,倒是恐慌的。秦英林认为,2023年的亏损符合经济规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属于正常情况。而按照规律,生猪周期波动在2023年已经到底部,2024年会有一个自然的反弹效应。

瞄准世界一流,推进疫病净化

秦英林说,当前的养猪业存在技术对生产的支撑还不够的问题,我们能看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需要持续地对疾病防控技术进行深度挖掘。

牧原当前正在做的“天网工程”,目标就是要超越,就是奔着世界一流水平往前走。为此,秦英林建议,坚定不移推进疫病净化,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共建无疫区,提高养猪生产效率,打造高健康猪群,生产高品质猪肉。

推进合成生物,实现良性循环

目前,秦英林的原始创业地内乡县,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3万吨合成生物项目,将改写养猪业的历史。

秦英林之所以围绕合成生物提交建议案,就是因为合成生物价值非常大,通过对小品种氨基酸的生产,让小品种氨基酸的价格降下来,能够支撑生产、应用,并且成本低,真正让生产的猪肉做到物美价廉,既能让老百姓都吃得起猪肉,又能让企业赚到钱,让产业实现良性循环。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种养循环

秦英林说,绿色发展对于传统养殖行业来说,更加紧迫,“牧原既是绿色发展的创建者,又是绿色发展的受益者”。

牧原在内乡县成功实施的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建设,不但创造了“田养猪,猪养田”的绿色环保循环生产模式,而且改善了土壤结构,实现了粮食稳产高产。秦英林说,牧原之所以能够把主业做到全国24个省份,绿色发展是根本。

斩断跨界的“手”,专注能做得好的领域

前不久,牧原股份与锅圈食汇宣布将深度合作,共同在南阳建立锅圈牧原猪肉食品园区,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

对于此次合作,秦英林表示,和锅圈的合作并非出于追求资本回报的目的,而是看中了双方在产业层面合作的巨大潜力,能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牧原股份始终专注于自身擅长且能做得最好的领域,以此实现企业的真正成功。

“我们不是为了大而做大。我们坚决斩断跨界的手,在产业链上,只要不懂,就不伸手。”秦英林说,在利益面前,在诱惑面前,要坚决管住自己,宁帮不投。一个企业要长远、要做大,真正要做的一定是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欲望。

秦英林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助力中国建成养猪强国,而产学研结合创新是自己的一个情结。未来,我们将和高校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一揽子工程落地见效,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 徐海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