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口轻如何让漂相变明显?小钩细线治标不治本,区分概念针对本质

这个野钓还挺六 2022-12-11 08:05:08

冬季我们在钓鱼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鱼咬钩后看不到浮漂的信号抬竿却中鱼的情况,浮漂动作幅度小,只是轻微的点动或是下顿半目甚至不到就停止不动等,往往这些小动作都是钩饵入口的信号,不认真看,走神或是在风浪的影响下很容易看不到漂动。问题出在哪?

浮漂信号出不来,幅度小不明显,很多人都是一句“鱼口轻”就简单概括搪塞了,究其根本原因是鱼的活性差造成的。鱼口轻和鱼活性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为什么说浮漂动作不明显的根本原因是鱼活性低造成的呢?浮漂产生信号的过程是鱼低头吃饵时,鱼把钩饵吸进嘴后它后续的摆头转身,抬头向上起身游走的动作拉动线组,从而产生较为明显的浮漂信号。而冬季鱼活性低,单靠鲫鱼吸力很难把浮漂拉出较大的动作,鱼吃完饵后待在原地不动,懒得动,再加上钓得钝,子线长等原因,鱼不游动一定距离带动铅坠拉动浮漂,浮漂自然出不来动作或动作幅度很小。

应对鱼口轻,小钩细线的使用是大家首先想到的,也是说得最多的。小钩细线的使用只是解决了我们常说的鱼开口幅度小,鱼口弱吸力小的问题。单方面靠使用小钩细线来应对所谓鱼口轻让漂相变明显是片面的,是典型的治标不治本的做法。鱼活性低,想尽可能地把浮漂的信号放大,一定是在使用小钩细线的同时期,在相对合理地调钓相结合来完成的。两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一定不要以偏概全。

如果钓得灵,子线绷直势必会造成挡口,鱼很难把钩饵吸进嘴,进嘴可能也不会深,很容易再吐出来造成虚假信号。钓得钝,只是给鱼提供方便,降低鱼吸饵的阻力。鱼把钩饵吸进嘴里,钩小对鱼的刺痛感减小,或是饵团大附钩性强,露出的钩尖少且鱼钩的锋利度不够,进嘴的鱼钩刺不穿,钩不实很容易让鱼再吐出来。即使嘴上挂着钩,鱼却在那趴着不动,浮漂的信号就出不来。所以理想的状态就是要钝得适度,最好找到灵与钝的临界点也就是调出不灵不钝的状态,一钩触底一钩轻躺底,或是双子线轻微弯曲。自身使用和走水等特殊情况短子线的使用也非常关键。

虽说线越细越柔软,能方便鱼吸饵入口但不要走极端。自然水域的鱼吃饵是真吃,线细到一定程度比如0.4,0.6的就完全够用了,再细作用就微乎其微了,更多地就是心理作用了。

感谢您的阅读,做实在钓鱼人,分享野钓实战干货与广大钓友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投币支持,长按点赞给作者个关注和推荐不胜感激。祝每位钓友都能大鲫大鲤。

声明:文章内容是本人(这个野钓还挺6)野钓心得及经验,原创不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必举报维权),图片来源于百度。

3 阅读:679
评论列表

这个野钓还挺六

简介:分享野钓实用钓鱼经验,妥妥的大把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