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照片里大S望向孩童的温柔眼神出神。
贾永婕在直播中拭泪的模样忽然与某位网红在车祸现场的摆拍重叠。
记得去年韩国梨泰院踩踏事件后,就有网红举着自拍杆在警戒线外直播伤亡情况。
人性中的窥私欲与表演欲,在死亡这个终极命题前竟能碰撞出如此诡异的化学反应。
破碎镜像中的母亲侧写
照片里未施粉黛的大S,与记忆中那个踩着15厘米高跟鞋出席记者会的女王判若两人。
儿童心理学家陈美玲指出,女性与孩童相处时的肢体语言最能反映真实性格。
这让我想起东京大学2024年发布的《东亚家庭结构变迁报告》。
可当媒体疯狂转载她插着鼻饲管的自拍时,谁还记得那个蜷缩在育婴室角落、因为堵奶发烧到39度的普通母亲?
如今看着小玥玥在机场紧攥骨灰盒的照片,我突然理解了大S生前最后一条ins为何是北海道薰衣草田。
儿童创伤治疗专家说过,重大丧失发生时,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解释而是陪伴。
可当两家人为房贷对簿公堂时,谁在关注那个半夜惊醒要找妈妈的小女孩?
舆论绞杀背后的伦理困局
但台湾自媒体监测平台的数据显示,该视频传播量不足贾永婕爆料的1/20。
就像2023年轰动全网的某明星离婚案,法庭文件细节的转发量是子女声明书的58倍。
在台北某咖啡馆,我偶遇过处理大S遗产案的律师。
原来根据最新修订案,子女心理评估报告本应作为重要呈堂证供,但现实是媒体更关心汪小菲新女友的包包价格。
数字墓碑上的永生幻象
她生前说过最怕被人忘记,现在社交平台每天仍有7.8万条带她名字的动态。
当死亡成为流量富矿,真情与表演的边界愈发模糊。
如今她的秘密被制成千万个数据碎片,在赛博空间里永不停歇地碰撞重组。
结语
合上笔记本电脑时,窗外的台北正下着细雨。
当死亡都沦为流量游戏的今天,或许真正的悼念,就是关掉镜头,还给逝者一片寂静的星空。
(此刻窗外经过的救护车鸣笛声格外刺耳,您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网络暴力事件?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故事,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在数字时代守护人性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