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游客在黑龙江哈尔滨群力音乐公园和巨型雪人合影拍照。
胡庆明摄(人民图片)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2月14日,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落下帷幕,来自亚洲的1200余名运动健儿同场竞技,谱写了团结与友谊的篇章,留下了深刻的“尔滨”印记。中国冰雪运动的跨越发展、冰雪经济的热力升腾,为世界冰雪运动注入生机与活力。
32金追平单届亚冬会纪录
本届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2金27银26铜的成绩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追平了哈萨克斯坦队在2011年亚冬会上创下的单届金牌数纪录。
170名运动员参加全部64个小项比赛,这是中国亚冬会参赛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老将徐梦桃、齐广璞、范可新等矢志追梦、状态不俗,宁忠岩、高亭宇、韩梅等中生代运动员稳扎稳打、愈发成熟,刘梦婷、张小楠、熊诗芮、李心鹏等小将勇挑重担、大放光彩……赛场上,中国运动员以拼搏汗水和出色成绩,展现了中国冰雪竞技的发展成果。
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王磊表示,本次亚冬会,中国队在稳定住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短距离、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传统优势项目基础上,金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速度滑冰包揽男子长距离、女子中长距离奖牌;技巧类雪上项目取得6枚金牌;越野滑雪收获全部6金中的5金;米兰冬奥会新设项目滑雪登山包揽3个项目全部9枚奖牌。
距离米兰冬奥会还有不到1年的时间,本届亚冬会是中国队备战冬奥的阶段性考核。“展望米兰冬奥会,我们还需不断提升冬季项目竞技综合实力和为国争光能力,全力完成参赛任务。”王磊说。
冰城汇聚世界目光
“哈尔滨亚冬会是最成功的一届亚冬会。”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亚奥理事会第一副主席霍震霆表示。
本届亚冬会,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齐聚冰城,参赛国家和地区及运动员数量均创下赛会历史之最。沙特阿拉伯、柬埔寨首次亮相,亚洲冰雪运动的版图进一步拓展。
专业标准的场馆、高效有序的竞赛组织、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本届亚冬会得到了各国家和地区运动员、技术官员以及随队官员、媒体记者的广泛赞誉。
“哈尔滨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功举办了如此盛大的赛事,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服务和保障。”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穆萨拉姆说,运动员们享受在哈尔滨的比赛,也期待着未来能再次来到这里。
从主火炬绽放的冰雪大世界,到人头攒动的中央大街;从广受欢迎的吉祥物“滨滨”“妮妮”,到热乎劲儿满满的东北“老铁”,“双亚冬之城”哈尔滨汇聚了世界目光。
亚冬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哈尔滨市副市长张海华表示,本届亚冬会将哈尔滨厚重的冰雪文化、澎湃的创新活力、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融入竞赛组织、赛会服务、城市体验等各环节。冰雪盛会和蓬勃发展的冰雪文化、冰雪经济让哈尔滨成为开放共享的纽带。
冰雪“热经济”生机无限
“冰雪热”叠加“尔滨热”,亚冬会遇上中国年——本届亚冬会期间,大批中外游客前往哈尔滨赏冰雪、观赛事。数据显示,共有11万人次在亚冬会赛场观赛,近距离感受冰雪运动激情。今年春节假期,哈尔滨共接待游客1215.1万人次,同比增长20.4%,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入园游客数量再创新高,单日突破10万人次。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中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不断巩固扩大。本届亚冬会的举行,进一步点燃了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国934个滑雪场客流量达1723.2万人次,同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10%。冰雪资源丰富的北方迎来“泼天流量”,南方地区借助室内冰场、雪场“留住”冰雪爱好者,冰雪“冷资源”正在成为“热经济”。
202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亚冬会的成功举行,昭示着中国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决心与信心。
本届亚冬会的主火炬塔虽已熄灭,但中国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发展风头正劲、生机无限。(本报记者 刘 峣)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5日第0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