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在近期的东盟外长会议上,中日两国高层就日本核污水排海问题展开交锋,东盟10国的态度却很微妙。
近期,在印尼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议上,中日双方激烈交锋,其中核污水排海问题是焦点,会上东盟10国却选择保持沉默,一言不发,这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考量和利益纠葛?
应当说,日本核污水排海,损害的是全球的生态安全和全人类的利益,不应该只有中国站出来反对。
而日方却出于私心,反驳中国,称中方的主张没有科学依据,坚持认为核污水排海方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核污水排海问题不仅仅是中日之间的争议,它涉及到全球的生态安全和人类的长远利益。
其实,国际上反对核污水排放的声音一直都有,就连同为美国盟友的韩国民众和民间团体也一直反对日本的核污水排放计划,毕竟韩国离日本很近,一旦日本开始排放核污水,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朝、韩等国。
在此次会议上,东盟的10个成员国的态度也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东盟国家的地理位置,势必会受到日本排放核污水的不利影响,所以,这些国家的立场十分重要。
可气的是,会议上只有中国明确提出反对日本排放核污水,东盟10国一声不吭,或许他们还未达成一致意见,或许是日本提前搞了什么小动作,私下达成了什么默契。
对于核污水排海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东盟国家与日本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为了不破坏两国的关系,选择了不介入这一问题,就是哪边都不支持;另一种观点认为,东盟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可能缺乏足够的实力来干预这一全球性问题,所以保持沉默。
无论哪种观点,东盟国家保持沉默都不是“上策”,东盟理应站出来承担起维护地区和全球性生态系统的责任,明确发表对于日本排放核污水的看法。
其实,核污水排海问题很严重,所造成的灾难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就连日本本国民众都多次起来抗议,要求政府顾全大局,不能将核污水一排了之,危害本国和他国的生态安全。东盟国家这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及后果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
对待日本核污水排海问题,全球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协商与合作,共同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保护地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人类的利益。当下,联合国更应出面调停,妥善解决这关乎世界人类命运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