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国内头部恋综IP节目《心动的信号第七季》开播。然而,与恋爱甜度相比,嘉宾们的“装”感却率先成为了舆论焦点。
事件起因为首集嘉宾初次会面时,为塑造精英形象太过刻意的行为举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来自于,当女嘉宾翁青雅询问两位男嘉宾“最喜欢哪座城市”时,男嘉宾TOMO和奥斯卡在回答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语言卡顿,他们硬是将“南安普顿”和“曼彻斯顿”这两个城市名以英文形式念出。
中英混杂说话,本身已是吐槽精英人设的老梗。但两位男嘉宾在回答时的“微妙停顿”,更是让这种“装”的感觉愈发明显,从而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和模仿。“我喜欢KFC,因为它的Thursday,挺Crazy的。”此外,男嘉宾TOMO在介绍环节,频繁地“恰好”展现出手表的小心思,也被观众捕捉并调侃:“就算你的手举到脱臼,我也看不出那是什么表。”
近年来,恋爱综艺节目嘉宾的精英化趋势愈发明显。以《心动的信号》为例,自第四季起,就有观众对嘉宾的学历背景提出质疑。有观众甚至直言:“心动的offer卷学历我能理解,为什么心动的信号也要非海外名校不得入内?”(注:“心动的offer”为腾讯视频旗下另一档职场综艺节目)本质上,这是观众在接受多个极度高学历人群恋爱内容的轰炸后,发出的一个灵魂拷问:为何国内不能拍摄一部普通人的“二本恋综”?
二本恋综,曾是国内主流
若将面向非精英群体的恋爱或相亲综艺节目定义为“二本恋综”。那么二本恋综,原本曾是国内恋综的主流。只不过那时候,叫相亲综艺。以《非诚勿扰》为例,你能看到大量“打破装感,勇做自己”的男女嘉宾。其中包括实力一般却自信满满的男嘉宾,他们毫不掩饰地对女嘉宾进行品评;还有如俞夏般身材丰满的女嘉宾,每期节目都巧妙展现个人魅力,以吸引优秀男嘉宾的注意;马诺则因“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的言论而走红,被标签为拜金女;更有执着于购买彩票的52岁大叔,不仅寻求年轻妻子,还期望女方每月资助他一万元用于购彩。
“宁坐宝马哭”的马诺,后被爆出丈夫家暴离婚若观众转向《凡人有喜》或《相亲才会赢》,则还能发现更多远超于此的抓马嘉宾与现场情况。不论是“二本恋综”,还是更为下沉的“大专恋综”,这些节目里形象各异的嘉宾奉行的大多都是同一套更贴近现实的恋爱观念——“男看颜、女看钱”“拜金主义”“渴望上嫁”。用现代情感专家流行的一句话总结就是——月入1w以下没有感情问题,都是经济纠纷。换言之,过去的国内普通人恋爱综艺市场,更多聚焦于两人共同生活的现实挑战,而非恋爱过程中的甜蜜。广大观众,无论是期待步入婚姻的年轻男女,还是为子女婚事操心的中老年人,观看这类相亲综艺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追捧某对CP,而是为了积累生活经验,为自己或子女未来同样充满“柴米油盐”的生活做准备。得益于此,《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便成为国内最为成功的相亲综艺节目之一。在其播出的十二年间,多次荣获全国卫视周收视率总冠军,甚至在开播12年后仍能登顶收视榜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于结婚的热情逐渐减退,相亲节目的需求也不复从前。为了适应市场变化,节目内核开始悄然转型。从韩国到中国,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在恋爱意愿度越低的社会土壤中,越是能开出高糖的恋爱综艺。恋爱相亲综艺节目已经从过去的实用指南转变为做梦代餐,让观众像追剧一样欣赏“高质量人类的高质量恋爱”。在这一过程中,嘉宾的选拔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与招聘类似,学历,成为了筛选恋爱嘉宾的第一关。
爱情定义那么多,为何只看学历?
对视频平台而言,恋爱综艺节目的制作数量几乎仅受限于观众的兴趣持久度,是多多益善的。在恋爱综艺盛行的2022年,爱优腾芒四大主流平台共计策划了16部恋爱综艺节目,蓄势待发。这类节目之所以如此受到市场追捧,主要归因于其高性价比。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恋爱综艺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节目嘉宾以素人为主,无需高昂的明星出场费和大笔资金投入,多以中等成本制作,却能够吸引大量观众。一旦节目中出现备受关注的情侣组合,其影响力可媲美热门综艺节目。然而,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后,恋爱综艺节目不可避免地走入了下坡路。随着大量节目涌现,观众开始对这种“千篇一律”的模式感到厌倦——相似的节目形式、嘉宾阵容和剧情设计充斥荧屏。截至2024年,播出的恋爱综艺节目数量锐减至7档,不到2022年的一半。尽管数量减少,但这7档节目依然要面对内容高度同质化的挑战。在恋爱综艺中,内容的差异化只取决于两个变量:节目主题和嘉宾选择。以韩国为例,其恋爱综艺节目在主题上展现出了极大的创新,如聚焦兄弟姐妹关系的《恋爱兄妹》、以职场为背景的《社内恋爱》、探讨同性主题的《男人们的恋爱》,以高中生为主角的《少男少女恋爱》,以及不可言说的《只是睡觉的关系》等。
相比之下,很多主题是国内恋综碰都不能碰的禁区。因此,国内恋爱综艺的创新显得较为局限,大多采用了“恋综+”的模式。例如,《怦然心动20岁》第四季结合了“恋爱+出境旅游”的元素,选择泰国作为旅行目的地,让嘉宾在异国风情中体验恋爱的甜蜜;《势均力敌的我们》则尝试“恋爱+竞技”的模式,邀请20位高颜值单身男女,在荒岛上进行为期十天的生存与寻爱挑战,参与者在面临淘汰与配对选择时,需应对生存与感情的双重考验;
还有《一起探恋爱》节目,其融合了“恋爱+推理”的概念,以剧本杀为形式,展开了一场恋爱与智慧的较量。然而,尽管这些节目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但恋爱部分的核心内容并未有显著改变。因此,国内恋综大多选择打“安全牌”,在嘉宾选择上寻求突破。至于为何有高学历的共性,有从业者告诉眸娱,这并非刻意塑造“高学历人群恋爱”的形象,而是在筛选嘉宾时,更看重其个人经历和阅历。恋爱初期本质上是双方阅历的交流与分享,阅历丰富的嘉宾能提供更多的故事和情感素材。同时,由于节目对嘉宾的年龄有一定要求,因此在这样的双重筛选条件下,嘉宾阵容普遍具备“名校”与“海外”背景。最后站在招商的角度,恋综受限于“素人恋爱”模式,内容吸引几乎全依赖于剧情后续的发展,对品牌方而言,无疑给品牌方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此自2022年后,恋综招商,几乎都是“恋爱ING,招商在NG”的裸跑形态。对于亟待获取更多回报的恋综,嘉宾完美的简历,已经是能写在招商PPT里,最为重磅的内容资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