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去世,家文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儿子光明。
婆家没人愿意帮忙,大姐和奶奶请母亲刘美心出马,让她帮家文渡过难关。
没想到,刘美心一听,内心百般不乐意。
虽然表面不情不愿,可人还是去了。
然而,刘美心去不到一年,就以奶奶没人照顾为由,火速撤离。
很多人不理解,明明知道女儿很难,刘美心为何不肯留下来继续帮忙?
02
因为,刘美心无法真正地共情何家文。
刘美心认为,当年常胜突然去世,她一个人不仅要拉扯六个女儿,身边还有七十多岁的婆婆要照顾。
当时那么难她都过来了,现在家文身边只有一个儿子,只要咬咬牙,也能挺过去。
可是,刘美心想错了。
常胜去世时,家丽和家文已经结婚成家,老三家艺也开始谈男朋友。
婆婆虽然年龄也大,但是,干活做事依然是一把好手。
也就是说,刘美心表面上看似挺难,实则遇到大事的时候,都是何家丽冲在前头帮她顶了。
退一步讲,还没出嫁的几个小女儿,只要吵架闹矛盾,要么是家丽在解决问题,要么是婆婆在其中周旋。
家里出事,基本没刘美心什么事,如果说难,家丽比她更难。
这就导致刘美心没有体验过真正的难,所以才会觉得,即便没有她的帮忙,家文一样可以撑下去。
可她却没想过,就算人不能帮忙,至少在女儿最需要关心和安慰时,有娘家人在身边,她才更有信心走下去。
刘美心帮不了多久就撤离,只会让家文觉得心寒。
女儿有难,母亲都不帮,那么,家文的婆家,更有理由不出面。
03
其次,刘美心偏心老六何家喜。
何家六个姐妹,家文跟家丽的感情最好。
以家丽的性格,如果刘美心退出,家文有需要的话,家丽会出手帮忙。
所以,刘美心一点都不担心家文的生活会陷入僵局。
相反,刘美心担心自己做得太多,伤了何家喜的心。
在刘美心眼里,何家喜是她亲自带大,是和她一条心的人。
如果要让刘美心付出所有,也只有何家喜一人。
刘美心想多挣点钱,一方面给自己留着养老,另一方面则能暗中帮扶老六。
说实话,在对待孩子方面,刘美心真的很自私。
何家丽为整个何家付出大半辈子,最终得到的却是刘美心联合家喜,将她赶出家门。
要不是家喜暴露真面目,刘美心到死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
刘美心自己做得不到位,自然也无法教育几个女儿懂得相亲相帮的道理。
在原著里,除了老大老二,其他几个各怀心思,永远只看重自身利益。
直到何家喜患上白血病,六个姐妹才真正体会到亲人的意义,从此学会了互帮互助。
而几个女儿最终没混出名堂,和刘美心也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