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孩子乱扔东西,父母就会忍不住劝阻,要不然就会跟在背后不断收拾。对于原本工作就繁忙的父母来说,带娃的路上,又多了一项整理东西的任务。因此,也就理解了父母的无奈,毕竟谁都不想增加劳动量。
可是两岁左右的孩子,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的扔东西。“小恶魔”,是形容他们最贴切的词,家有两岁孩子的父母,感触最为深刻。看着孩子这些“出格”的行为,父母该如何应对呢?
嘴皮都磨破了,每天说了十几遍,孩子扔东西的行为,反而愈演愈烈。到了最后,父母索性就不说了,因为觉得没有意义,无非就是徒增烦恼。其实换个角度,会发现扔东西的背后,并非都是杂乱和劳累,还有其他。
喜欢扔东西的孩子,背后的优点让人心动
1、探索心理很强
乐此不疲的扔东西,说明孩子的探索欲望强烈,甚至在“扔”的过程,感受到了别样的快乐。喜欢探索的孩子,他们大多都很聪明,会在探索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不一样的知识。
或许是“扔”的动作,吸引了孩子;或许是“扔”的声音,让他觉得很好玩。总之,孩子既感受到了快乐,又学到了新的东西,一箭双雕。
2、动手能力很强
扔东西的行为,需要手眼的相互配合,还需要大脑时刻做准备。不得不说,这些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他们已经可以独自完成一些事情。尤其是手上的精细动作,明显要优于其他孩子。
虽说这个“扔”的动作不太好,但背后的优点也不能掩盖。只需要把那些易碎品和珍贵物品收起来,剩下的就由孩子“造”吧。
3、教育的最佳时机
一直以来,教育都是父母最关心的话题,殊不知教育也是有讲究的。孩子在捣乱的时候,正是教育的黄金时间,前提是父母要找对方法。趁着他们乱扔东西,恰好可以培养规则感和收纳能力。
尤其是想要省心省力的父母,更要培养孩子的收纳习惯,引导他们把乱扔的物品,在一件件的摆放起来,岂不是更好呢?
写在最后:理性看到孩子乱扔的行为,对他们多一些包容,会发现心情都不一样。重要的是,乱扔居然会有这么多潜在好处,是孩子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