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心脏“过劳”,防治心血管病一刻不能松懈

豪初聊健康 2024-02-29 11:39:25

春节假期结束后,无数“劳模打工人”相继返岗,继续投身工作之中。在我们的身体中,也有一位当之无愧的“劳模”,它就是心脏。心脏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为身体的血液流动提供动力,保证各个器官的供血和供氧。这也导致它出现任何“风吹草动”,我们的健康状况都会受到影响。

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可能会引发冠心病,像我们熟悉的心绞痛、心梗,都属于冠心病的范畴。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另外不容忽视的是,冠心病的治疗一直都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这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不能逆转,患者始终面临着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有关。

所幸,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病的道路上一直砥砺前行,同时也取得了许多令人欣喜的成果。2024年2月24日,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石家庄正式召开,大会以“传承、创新、开放、融合”为主题,共设有1个主论坛和12个分论坛,来自海内外的10万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齐聚大会,围绕络病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分享。

大会主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针对络病理论在心血管领域的防治应用,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做了相关的学术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就做了题为《通心络防治AMI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研究突破——心血管内皮、心肌细胞双重、双向保护及机制,到CTS-AMI研究临床疗效》的学术报告,分享了由其牵头开展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天及1年临床预后,解决了“心肌无复流”和 “再灌注损伤”两大国际难题。这一研究成果的呈现是近20年来对急性心梗治疗的重要突破。

事实上,通心络在治疗心血管病领域绽放异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1996年问世以来,通心络一直在微血管保护及心脑血管病防治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脂抗炎抗凝,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解除血管痉挛;保护微小血管,改善心脑缺血三大作用机理,能有效防治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显著减少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概率。

去年,有关该项研究的论文报告登上了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研究参与者、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艾瑞克·皮特森教授曾表示,这是非常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和国外的西方医学标准非常吻合,中医药相关论文发表在世界顶尖医学杂志上,对于中医药以及世界医学界来说,都是值得铭记的时刻。

值得关注的是,基于中医络病理论研发的通心络不仅善于治,同样善于“防”,日常服用通心络可以达到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稳定缩小斑块,保障心脑血液的顺畅供应,从源头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心脏问题无小事,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善待自己的心脏,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心血管病杜绝在源头。一旦心脏感到明显不适,记得及时就诊检查,尽最大努力守护好我们的心脏健康!

0 阅读:50
豪初聊健康

豪初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