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3日讯:高中双休制及取消晚自习引发网友极大关注,对此“杭州地区家长反对”、“衡水家长质疑高中双休系胡搞”等词条不断冲上热搜。衡水中学作为高中阶段的标杆学校,其学校内部的管理方式一直备受网友争议,但是衡水中学每年的高考成绩又让无数家长趋之若鹜。面对高中阶段推行双休的相关文件,衡水当地某校管理人员直言不讳的表示:实行双休后,教育质量肯定无法保证。

近年来“双减”一直是家长们热议的话题,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双减”背后寒门子弟逆袭之路已经越来越窄:
区域性是否能达成统一:以杭州家长为例,他们反对高中阶段双休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浙江并非全省施行高中阶段双休的制度。试想一下仅高一、高二两个学年,一个双休的学生就比单休的或者隔一星期双休的学生就少在校多达百日,更别说去对比那些月休的高中学校。如此巨大的在校时间差距,不管是对学校还是对在校生,这无异于自废武功。所以全域各地市、各区县、各学校统一执行双休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高中阶段施行双休后,补习内卷已经成了不可避免的趋势,一个月拿出8天时间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显然这对家庭富余的孩子更为有利,毕竟真金白银的聘请1对1家教、上各种补习班都能显著的提高孩子的成绩。虽然寒门子弟也能在家利用所谓的Ai学习、免费网课等渠道获得帮助,但这些资源在重金买来的系统性辅导资源面前可以说是完全不值一提。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当今社会的隐痛,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不能再用“儿童”称呼,但是留守的标签并不能从他们的身上抹去。施行双休对高中阶段留守孩子的自学能力、自控能力、社交能力都带来了极大地考验,是否会沉迷电子设备、是否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是否能屏蔽有害社交,这些都将成为现实问题,而将这些问题都直接抛给十六、七岁的孩子显然是不合适的。

减负的初衷是好的,但减负也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如何挖掘、保护那些出身寒门的创新人才才是这项大工程中的大课题。寒门子弟里面不缺人才、不缺热情,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能力可能要比那些泡在辅导班里面的孩子强百倍,但是他们缺的是资源,为此他们只能居于人后、淘汰出局。中国足球之所以烂泥扶不上墙,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足球在中国成了贵族游戏,如果人才选拔也走上了这条路,那受到牵绊的肯定是科技创新的脚步。
cmking
有钱人上补习班,穷人完蛋了[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