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简科技”)今天(3月1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与客户A签订《碳纤维、碳纤维织物产品订货合同》(以下简称“合同”),合同金额达2169366505.24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556.94%,合同履行期限为2022年至2023年,具体根据客户下发交货计划执行。
中简科技表示,长期以来,公司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在我国航空航天高端领域应用良好,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并带来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公司认为,该合同的签署和履行将对公司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
据了解,中简科技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核心的碳纤维供应商。公司产品在经过航空航天权威单位近三年多批次的严格测试后,最终被选为主要供应商。目前,公司客户集中度高,客户粘性强,2016-2020年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营收比重分别为62.93%、77.38%、90.91%、76.06%、87.00%。特别是2021年年7月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与户客户A签订6.36亿元的碳纤维及其织物的重大销售合同,相于当于2020年营业收入的163.40%,约定执行期限为2021至2022年。该订单的签订为公司的营收、业绩高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信达证券分析师张润毅此前表示,在航空航天装备生产过程中,一旦型号确定,因航空航天型号装备使用周期较长,所用原材料不会轻易更改,再加上我国航空航天行业高度集中,因此企业客户集中、粘性较高。因此,验证过程越早,就越能越早进入高性能碳纤维市场,越能先接到订单,以收入弥补前期巨大投入,扭亏为盈,维持高研发投入,强化技术优势,不断研制更高性能的碳纤维产品,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形成企业运营正循环。
业内人士也表示,受益于国内军用航空装备的快速发展与国产大飞机的稳步推进,中简科技作为国内碳纤维领域的重要供应商,有望实现深度受益,该业务营收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中简科技的前身为成立于2008年的中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5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9年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产品技术性能水平优异,于2020年11月入选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的销售,已成为国产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稳定批量供应商,同时具备高强型ZT8系列、ZT9系列碳纤维和高模型ZM40J产业化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
中简科技目前的核心产品为高性能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主要面向中航工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拥有百吨级高性能碳纤维柔性生产线,20吨级石墨纤维生产线,年产1000吨(12K)的碳纤维柔性化生产线,能够批量供应高于T700级碳纤维;此外公司还具备高强型ZT7(高于T700级)系列、ZT8系列(T800级)、ZT9系列(T1000/T1100级)和高模型ZM40J(M40J级)石墨纤维工程产业化能力,并已成为国内航天航空领域ZT7系列(高于T700级)碳纤维产品的批量稳定供应商。
财报显示,近五年受益于复合材料在国内外军机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用量占比大幅提升,叠加中国军机换代升级,中简科技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从营业收入端来看:中简科技的收入由2016年1.50亿元增长至2020年3.90亿元,复合增速达27%;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19.36%;从利润端而言,受益于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中简科技的盈利能力大幅上升,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由2016年的0.57亿元增长至2020年2.32亿元,复合增速高达42%;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0.43%。
从收入结构来看,碳纤维作为中简科技的主要产品,随着ZT7系列产品批量稳定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八大型号,占营收比重不断提高;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碳纤维收入为3.29亿元,占比84.56%,碳纤维织物收入为0.60亿元,占比15.40%。2020年碳纤维毛利率为84.15%,碳纤维织物为82.42%,公司实现毛利润3.27亿元,其中碳纤维2.77亿元,
最新一季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简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5.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10.29%。
截至第一纺织网今天晚间发稿前,中简科技收报55.02元/股,跌幅0.34%,市值220.09亿元。(第一纺织网 martin)
越炒越亏
产品供不应求的公司但原始股股东不断减持!为什么?
新号
太依赖单一客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