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匠心丹青缘
——《谢德兴画集》序
浦学坤
在不同的书画展中,经常与谢德兴先生见面。见面多了,交流也多,对他人品和画品的认知也越来越丰厚了。
一个画家的绘画历程,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由此也就必然会带来创作题材和艺术水平的变化。从谢德兴的作品中亦可看到,无论是花鸟、人物,还是山水,其作品的内涵和表达形式,都随着他的人生履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求变”,这也是衡量一位艺术家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尺度。
出生于1950年的谢德兴,有幸在1970年投身从戌,在部队担任电影放放映、幻灯片绘画创作。由此,很自然地与绘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12年的军旅生涯,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而这“一瞬”,却影响了谢德兴的整整一生。
说到谢德兴,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雅号:“谢老虎”。这个雅号的源由,大概是他在2010年(虎年)举办虎展引起的,也许是因为他属虎,又擅长画虎而形成的。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看虎图,看出虎的风骨了,也就知人知面知其作者之心了。在无锡,真正能画虎画皮画出风骨的,我认为就是著名画家顾青蛟先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领悟到各种形态的虎所彰显的威严和风骨。谢德兴虚心好学,品读了诸多名家的杰作,临摩了上千幅虎图,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领略谢德兴的作品,无论是花鸟、山水、还是人物,都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时代风云,感悟到画家在风云变幻中“随遇而安”的心境,以及“保留清醒,坚持痴心”的风骨。
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必定是能将视觉感受与内心体验相统一的人,是坚持既痴心执著又善于清醒反思的人。谢德兴在以前曾反思自己的作品“有形缺神,有韵乏气”,他正是有了这种痴心又清醒的自律精神,才使他在创作中不断超越自己,越画越有自己的风格和气韵,越画越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真是他自己说的:“在宣纸上,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想像,释放内心的情感。每一幅作品的构思,每一笔线条的勾勒,都是内心世界的映射。”无论是在画室创作,还是在野外写生,他都能在瞬间激发出新的灵感,从而寻找到新的创作动力。
绘画创作,已经成为谢德兴的一种生活方式,以画交友,以画为乐,以画养生,已经成为他在艺术生涯中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人生价值。
谢德兴给我的印象是为人真诚,敦厚朴实,勤奋刻苦。2005年,他在无锡市影剧公司领导岗位上退休后,更是潜心于自己热爱的绘画艺术。他担任无锡市民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经常参加各种书画展,他的作品,笔精墨妙,气韵别生,很受大众喜爱。在独具匠心的感召下,我相信他的作品一定会更加元气淋漓,在时代大潮中彰显艺术的个性。
2024年10月于无锡半半书屋
(作者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无锡市文联主席兼无锡国画院院长)
刘正焕:无锡市老干部书画协会会长
无锡市晴晖书画院院长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