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近期,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应邀开启对俄罗斯的访问行程。此访吸引全球目光,而王毅外长抵俄后的首个举动,便引发国际舆论热议。
王毅外长抵达俄罗斯后,并未立即与俄方高层展开正式会谈,而是接受了“今日俄罗斯”国际媒体集团的专访。在国际外交场合,外长出访优先安排媒体交流并不常见。这一举措意义非凡,彰显中国对舆论传播与理念沟通的重视,期望借媒体平台,向俄罗斯民众乃至全球清晰阐述中国立场与观点,促进相互理解。
普京(资料图)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特朗普上台后,美俄互动显著增加。普京总统与特朗普总统已进行两次通话,两国团队也围绕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改善双边关系开展多次接触,并取得一定共识。美俄关系的走向对国际格局影响巨大,部分观点认为美国试图推行“联俄制华”策略。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国内各界态度不一。部分势力期望借美俄关系缓和减轻外部压力、推动经济发展;也有声音担忧过度靠近美国会损害与其他国家关系,失去外交自主性。这种复杂态度使中俄关系发展面临新考量。
从历史维度看,中俄关系源远流长。自两国建交以来,历经风雨考验,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与落实,为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确立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基本原则,成为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石。
在现实合作中,中俄秉持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理念,在多领域成果丰硕。在经贸领域,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较以往又有新增长。能源合作上,俄罗斯为中国提供稳定能源供应,中国也助力俄罗斯能源产业拓展市场、提升效益。科技领域,双方联合科研项目不断推进,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合作成果显著。这些合作不仅推动两国经济发展,也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普京(资料图)
中俄关系遵循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该原则使中俄关系区别于传统军事同盟,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提供范例。这意味着中俄合作基于共同利益与价值追求,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在国际形势动荡背景下,这一原则保障了中俄关系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为世界和平稳定贡献积极力量。
对于美俄关系缓和,中方持乐见其成态度。王毅外长评价,俄美恢复正常接触的第一步,有利于推动大国关系格局趋于稳定,给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带来积极预期。美俄作为世界主要大国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全球和平稳定与战略平衡肩负重大责任。中方从国际大局出发,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愿通过“和平之友”小组等机制为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与普京总统会见时,王毅外长转达国家领导人的亲切问候,透露两国元首年内重要交往安排,强调双方已就支持彼此举办“80周年”重要纪念活动全面对表。这不仅体现对彼此的坚定支持,也彰显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共同决心。此外,访俄期间,王毅外长还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多轮会谈,就双边关系及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沟通,推动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拓展合作领域,协调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
普京(资料图)
王毅外长此次访俄,无论是接受媒体专访传递理念,还是与俄方高层会谈推动合作,都意义重大。这一系列外交行动再次彰显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姿态与大国担当,为中俄关系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未来,随着中俄合作不断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迈上新台阶,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发挥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