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似乎是每个在外打工的人,一年当中最值得期待的时刻。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就是如此。
但是近几年,虽然春运慢慢不再那么可怕,回家的时间相对来说压缩了许多,但却出现越来越多的声音,过年不再愿意回家,宁愿在单位加加班,拿着平时数倍的工资。
总结原因有很多,但是细究下来无非以下原因:成本太高;过年的氛围已然不在。
所谓成本高,是回家总要带点像样的东西,没个几千块根本打不住;而氛围,不单单是对过年的期待逐渐减少,也是家乡的那种风气和氛围,已经变得和往日不同。
而回家之后,相约打牌、爬山、放鞭炮,重温小时候的游戏,简直不亦乐乎。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相约逐渐变得少了起来。
首先是一部分人不再单身,人家有对象了,过年不单单要回自己的家,也要回另一半的家。而且有了对象之后,再往外约就不好约了,因为人家要陪自己的女朋友。
一部分人脱离了组织,另一部分人玩起来就要扫兴得多。而另一个原因,就如男子所说,是一部分人富了起来。
过去大家都是迈着腿回家,现在手里有了钱,开始买了属于自己的车。
回家后,随便站在村子的一条路上,放眼望去,就是一排排的小汽车,大家站在路边寒暄,开始各自的表演。
如此一来,男子突然觉得有些没意思:大家像是在互相攀比,谁混得好,就围着谁转。也没了昔日的那种气氛。
有句话叫,当你一门心思开始赚钱的时候,青春就已经走远了。事实或许真的如此。
但如果有朝一日,当这种聚会也变得功利起来的时候,小时候的那种期待,也会逐渐被湮没。
尤其是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你要是挣了钱,天天都是过年,你要是挣不到钱,天天都是磨难。
大家越来越现实了而已。
山野村夫
这是种好现象,激发大家在新年里努力奋斗。
UC上的诗情画意
我村的光棍过年买车回村,也不愿在城里买房子,过几年车子不保值,房子还能住,我在城里有天地楼,有房子有老婆有孩子,我孩子上初中了,但我没买车,回到村里,他们30好几,看不起我的眼神[流鼻涕][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