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优米MaMa~
问个问题:你和自家孩子关系亲近吗?孩子会跟你无话不谈吗?
后台收到一位粉丝求助,她说:儿子以前和我很亲近,从小无话不谈,但自从上了中学后就越来越冷漠了。一天和家里说不了几句话不说,还每天冷着脸,想找他聊聊,也会以“要写作业”为由堵回来。前几天还发现,他的微信朋友圈把我和他爸都屏蔽了,感觉很挫败,怎么办?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位妈妈的无奈,后来和她聊了聊,发现这位妈妈担心的问题有很多,既担心儿子将来考不上高中、没有特长,又担心给孩子压力太大,容易出心理问题,还担心儿子早恋……
和她一聊,我都有些焦虑了。于是带入了下,每天无休止的唠叨、负能量,孩子不冷漠才怪呢!
真相是:越来越多孩子开始变得冷漠在我们这个崇尚“孝道”的国家,谁不希望与孩子和和睦睦关系亲近?
然而随着孩子长大,不少家庭都将面临“孩子越大越不跟妈亲”的问题。
不知何时,以前那个无时无刻都要腻歪在怀里的小人,突然开始跟你疏远了,这对任何父母而言都是一次打击吧。
但真相就是:你可能还没意识到,我们的孩子正在和我们变“陌生”!
研究人员们做的种种调查,也在给当父母的我们敲响警钟:越来越多的孩子,成年后开始对父母变得冷漠。
《腾讯朋友圈亲情白皮书》曾发布过一组数据,无情地撕开了大部分家庭中亲子关系的遮羞布。
统计数据显示,年轻人中有52%的人朋友圈屏蔽父母,而与之相对的是,有40%的父母会逐条查孩子的每一条朋友圈,企图通过网络了解自己的孩子。
无独有偶,有机构针对青少年,做了一次家庭关系的调查,最后展示的数据也让人有些心塞。
调查发现,有63%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有43%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年龄。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孩子们对自己喜爱的明星、偶像的情况却了如指掌,比如明星的爱好、星座、血型!
同事青姐家姑娘,前段时间为了见偶像,在偶像生日时特意飞去了泰国,还很用心地做了一大堆应援物。青姐吐槽:熊孩子在家高冷如冰山,看她朋友圈才知道,人家只是不想理我们而已!
青姐家姑娘从小就有主见,上大学后更是独立,在校期间,拍视频、搞自媒体做得风生水起,虽然她家没有任何“亲子问题”,但还是感觉孩子离她越来越远。
有时会想,难道所有人都难逃“孩子长大就越走越远”的魔咒吗?事实证明也并非如此,孩子长大后和妈妈亲近的大有人在。
做对3点,孩子长大仍然“跟妈亲”有人总结了那些长大后仍然“跟妈亲”的家庭相处模式,发现亲子关系好的家庭中,母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亲子和谐,往往是因为妈妈能做到以下3点:
●第一点:6岁之前,母亲给予充分的爱与陪伴
儿童心理学认为,6岁前是孩子和父母建立“依恋”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若妈妈对孩子产生正向的情感引导,孩子一生都会充满安全感。
尤其对于低幼龄宝宝(小于3岁),妈妈的怀抱、哺乳、抚摸、亲吻都会成为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也会促进孩子大脑边缘系统发育。
要知道,边缘系统正是孩子自控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关键。这个区域发育良好的孩子,长大后会更沉着冷静,也更善于处理亲密关系。
相反,若6岁前,妈妈没有给孩子正向情感、积极反馈,孩子失落的情绪就会刺激大脑,让他们感受到“伤害”。小时候没有给足关爱的孩子,长大后更不容易相信亲密关系。
这些孩子长大后,不知道如何对待关系亲密的人,更习惯用冷漠来对抗世界,他们会表现得像个刺猬,对外界充满防备。
所以,建议孩子6岁之前,妈妈一定要在孩子寻求回应时给予关注,孩子忐忑时,请张开双臂告诉他“妈妈爱你”。
●第二点:6岁到12岁,站在背后支持他
心理学认为,6~12岁是孩子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关键。
这个时期孩子的独立人格开始形成,他们更愿意遵循自己的内心,不再把父母的话当作权威。
他们喜欢见缝插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脑子里开始冒出各种鬼点子,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于是这个阶段孩子和父母间的矛盾开始逐步显现。
再加上,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交到的朋友越来越多,学到更多知识,慢慢地他们发现原来老师懂得比妈妈多,和同学们一起玩比和妈妈玩要有意思。所以,很多孩子青春期叛逆,就是父母在这个阶段用错了方法。
看过一个纪录片《小小少年》,里面有个虫子的狂热粉,名叫殷然。他看到任何虫子都想养养,大部分家长肯定会认为孩子不务正业耽误学习,但殷然妈妈却从未说过类似的话,她不仅没打击儿子的积极性,反而陪着殷然一起抓虫子、观察虫子。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妈妈,殷然小朋友的生物知识储备,连生物专家都要竖起大拇哥。
所以你看,有个支持孩子的妈妈,会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前所未有地发展。
●第三点:12岁以后找到时机,得体退出、远远引领
12岁以后孩子开始步入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生理上的急速发育和心理上的半成熟产生冲突,他们一方面极度渴望在精神上摆脱父母的羁绊,一方面又由于心理不够成熟,导致格外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所以,他们一直在“独立”和“顺从”两方面极限拉扯。
这个时期的孩子更加渴望“独立自主”“地位平等”“人格受到尊重”,但他们不会平衡“自我”和“父母认同”,导致情绪很容易失控。所以此阶段,妈妈最好的做法就是:适时退出,远远引领。
这就需要妈妈们尽可能少批评、少打压、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密不透风的管教,会让这个阶段的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尤其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开始格外注重自己在同龄人中的形象,所以自尊心变得很强。孩子们情绪起伏也因激素影响,开始变得明显。
因此这个时期,妈妈最好的做法就是像对待朋友那样尊重孩子,权威者的姿态注定赢不了孩子们已经长大的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心理医生中村恒子就曾建议“进入青春期后,父母要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分离出来”。
养育孩子从来都不是件简单的事,但如果妈妈们能做到上面3点,大部分孩子一定会比现在更愿意亲近父母。
今日话题:你家熊娃现在还跟你无话不谈吗?有没有发现孩子越大越不好交流,你是怎么解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