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普京坐上了餐桌,泽连斯基上了菜单,两个重点…

丛林的蝴蝶 2025-02-14 14:36:54

2月12日,普京和特朗普通了电话,两个人聊了一个半小时时间,肯定谈了很多内容,但对外公布的消息却不多。但作为冲突一方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并不是主角。

3年前,决定俄乌冲突开打的,不是泽连斯基。3年后,决定俄乌冲突结束的,也不是泽连斯基。

美国有句俚语,说不坐在餐桌上,就会出现在菜单里。中国的古话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现在的泽连斯基,就是菜单里的鱼肉。

普京和特朗普通话,意味着泽连斯基“上了菜单”

这里的“菜单”比喻泽连斯基可能面临被牺牲或边缘化的风险。

特朗普与普京在2月12日的通话中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意启动谈判以结束俄乌战争,并计划互访以推动和平进程。特朗普随后表示将告知泽连斯基通话内容,但泽连斯基并未直接参与谈判决策。这透露出两点信息:

美国外交策略转向:特朗普更倾向与俄罗斯直接协商,而非延续前任拜登的“军援乌克兰+孤立俄罗斯”政策。

乌克兰可能被迫妥协:若美俄达成协议,乌克兰可能面临“被代表”的局面,尤其在领土问题上被迫接受不利条件。泽连斯基曾多次反对割让领土,但特朗普团队认为“将俄军完全赶出克里米亚不现实”,暗示美国可能施压乌克兰让步。

如果俄乌结束冲突,俄占领的土地怎么办?

目前可能的方案有两种:

冻结现状:承认俄罗斯对乌东四州(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和克里米亚的实际控制,作为停火条件。特朗普的和平计划提到“乌克兰需承认俄罗斯对乌东主权”,而俄方坚持这一要求。

非军事区缓冲:在争议领土建立非军事区,由欧盟出资维护,但乌克兰需放弃加入北约。

关键矛盾点在于:泽连斯基政府宪法禁止割让领土,而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承认现状。若美国施压,乌克兰可能被迫接受部分妥协,但可能引发国内政治动荡。

普京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目标能实现吗?

俄乌冲突初期,普京提出两大核心目标:“去军事化”,即削弱乌克兰军事能力;“去纳粹化”,即清除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从当前谈判形势看,这两项目标的实现程度将取决于美俄博弈的结果。

1. 去军事化:部分实现,但难以彻底

现状:乌克兰军队在西方支持下仍保有较强战斗力,但装备和人员损失严重。俄罗斯控制乌东四州后,乌克兰失去约20%的领土和工业基地,军事潜力被削弱。

谈判可能结果:若按特朗普的和平计划,乌克兰可能被迫接受“非军事化条款”,例如限制军队规模、禁止拥有远程武器等。但美国不会允许乌克兰完全失去自卫能力,否则将加剧欧洲安全依赖。

障碍:乌克兰宪法规定“永不放弃领土”,若强行去军事化,可能引发国内强烈反弹。

2. 去纳粹化:象征性大于实质

普京的定义:指控乌克兰政府被“新纳粹分子”控制,尤其是亚速营等极右翼武装。但这一说法被西方广泛质疑。

实际进展:俄军虽在战场上打击了亚速营等组织,但未能根除其影响力。乌克兰政府仍由泽连斯基领导,且西方视其为合法政权。

谈判筹码:俄罗斯可能要求乌克兰“政治改革”,例如解散极右翼政党、修改教科书等,但泽连斯基大概率拒绝,美国也不会支持“颠覆乌政权”的条款。

3. 关键变量:美国的态度

特朗普的和平计划是最大变数。从已知信息看:

去军事化:特朗普可能接受限制乌克兰军力的方案,例如“乌东非军事区”或“禁止加入北约”,但不会允许俄罗斯完全掌控乌克兰安全。

去纳粹化:美国对此兴趣不大,更关注“快速停火”和“减少军援负担”。特朗普可能施压乌克兰淡化极右翼问题,但不会支持普京的意识形态指控。

现在,最悲哀的是泽连斯基,打了一溜十三招,自己的下场可能会很惨;最可怜的是乌克兰人,在战争中背井离乡、生灵涂炭。

0 阅读:5
丛林的蝴蝶

丛林的蝴蝶

季子淳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