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当年的歼-8III,就是因为被涡喷-14发动机拖累,试飞期间出现严重的事故,导致下马。
再比如歼-10,要不是因为引进了AL-31F发动机,很可能就无了,根本坚持不到涡扇-10的到来。
而且,歼-10在2004年服役的时候,并不算多出色(跟世界范围内其他三代机相比),尤其是航电和武器系统。因为歼-10是1986年就开始的项目,足足搞了18年。时间拉的太长了,当初定的先进指标到服役的时候已经不算先进。
纵然如此,歼-10在2003年还没完成全部试验科目时,空军就迫不及待的订购了6架,用于编写训练大纲。导致上述问题的,很大原因就是笔者之前讲过的航空业的研发模式。国内航空业研究长期搞项目制,即所有的子系统(比如发动机、雷达)必须有装机对象,否则就得不到研发经费支持。如果飞机下马,那子系统也就跟着下马。发动机的问题我们说的比较多,这次说一下雷达的事。歼-8在6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的时候,就要求搭载火控雷达,具备发射中距弹的能力。然而,一直到1984年歼-8II都出来了,给其配套的204雷达(后来是208)还是半死不活的状态。后来在意大利的技术支持下,到1995年才第一次发射A弹打靶成功,实现了30年前的目标。而且,这次只是一次15公里的试验,实战价值相当有限。那么,我们的雷达技术真的很差吗?难道只有一家单位研发雷达吗?实际上,早在1977年,原航空兵器研究所机载火控雷达研究室就开始为强-5甲配套研发317甲型多用途火控雷达,并于1980年完成试验。试验中雷达的对空搜索距离达到了17千米以上,目标截获距离也达到了11千米。然而,强-5甲项目下马,这个317甲型雷达也就跟着下马了。317甲的性能或许不优秀,但是也不比208差到哪去。更重要的是,如果当时没有下马,而是顺着已有的成果继续研发,待到90年代时是不是会更好呢?当然,这不能怪研发单位。因为研发是要花钱的,而研发单位的经费大部分都来自部队的拨款。如果部队不要这个项目了,那也就不会给钱了,后续工作就只能停下。
强-5的火控雷达验证机但是这么做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基础研究得不到积累,很多子系统都会半途而废。
更重要的是,研发单位也没有动力去做技术预研。也就是说在没有具体项目支持的情况下,去研究、验证某些技术。
因为预研得单位自己花钱,而且不是小钱。如果预研的技术将来被部队看中,那倒可以收回成本。要是没被看中,那成本就得自己承担了。对于研发单位来说,跟着部队的需求走,是最踏实的。但是对于部队来说,那就会出现前面说的问题。即很多子系统都要临时研发,一旦某个子系统跟不上趟,那就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要么极度拖沓(比如歼-10搞了18年),要么下马了事(比如歼-9、歼-8III等)。
歼-10的成功,三个条件缺一不可:AL-31F发动机、611所足够争气、最高领导人的支持对于技术预研,必须承认,美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F-35是90年代开始的项目,发展出A/B/C三个型号,其中F-35是垂直起降型。MV-22倾转旋翼机80年代开始研发的,90年代末期服役。但是,相关技术美国早就开始研究了。
上图是美国多家公司在五六十年代开发的倾转旋翼机的验证机,比MV-22早出现了20多年。
Bell公司的X14 垂直起降验证机,1954年首飞上图是美国贝尔公司在50年代开发的垂直起降验证机,比F-35早出现40多年。
Bell公司的X5可变后掠翼验证机,1951年首飞再比如上图,是1951年就首飞的变后掠翼验证机,比F-14早出现20年。这些都是企业自研项目,并不是都能拿到美国军队的订单。但是这种技术预研模式,会让你用到这项技术时候不至于连夜起高楼。就说F-14战斗机,1968年立项,1970年就首飞了,1972年服役。如果没有早期的技术积累,两年内就想搞定这个可变后掠翼技术?怕是做梦!
1970年12月21日,F-14雄猫战斗机原型机首飞。两年时间搞出一型三代机,靠的就是大量已成熟的技术。相比美国航空业热热闹闹的技术探索,中国航空业这么多年的研发生态就显得活力很不足了。
这玩意儿要是哪天复活了,也别觉得奇怪前面说了这么多,现在说回本文的主角歼-35。
想必大家都知道,歼-35是从FC-31演变而来的,而后者是企业自筹资金发展的项目。前两天歼-15的总设计师孙聪院士在采访中提到,这个项目从2004年就开始筹划了,而且一开始就考虑到一机多用的场景。
2004年那会儿,空军的四代新歼(也就是后来的歼-20)还在竞标。601所的方案是“雪鸮”重型机方案,而不是后来的FC-31中型机。也就是说,FC-31一开始就是601所基于未来的空战场景、军队建设等多个因素做的技术预研项目。哪怕是2012年首飞后,以及之后的几年时间,FC-31依旧没有户口。空军在盯着歼-20,海军在捣鼓歼-15。不过,601所还是有条不紊的推进这个项目,迭代出多个版本。根据现在的消息推测,中国海军是2018年前后开始介入FC-31项目的。这个时间点差不多就是003福建舰刚开工没多久,海军也捣鼓明白了歼-15,开始着手下一代隐身舰载战斗机。于是,FC-31被端到海军面前,获得歼-35这个户口。
FC-31从1.0进化到2.0后,进入了海军的视线前面说了,FC-31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一机多吃(舰载、陆基、出口),所以在获得海军户口后,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歼-35首飞。如果没有601所和112厂前期的技术预研,没有FC-31两代验证机的发展,等到海军找上门来再开始四代舰载机的研发,这要等多久?最后匆匆忙忙交到海军手里的,会是一款怎样的机子?对于当下的歼-35,具体性能如何暂且不做评判(也没有公开资料),但是该机的成功转正,就是航空工业研发模式的重大突破。因为终于有企业勇于做这种技术预研,并且获得了成功。
空军顺便摘了个桃子实际上,FC-31也不是国内第一个尝到技术预研甜头的。歼-20项目开始于2007年,但是早在2001年,歼-10的总师宋文骢就发表过一篇《一种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的气动布局研究》的论文,这里面提到的气动布局后来就用在了歼-20上。
但是,类似的结论是通过当年歼-9项目中获得的。歼-9下马后,相关研究成果幸运的被保留了下来。
所以,歼-20从2007年正式开始研发,仅4年就首飞了,也是吃到了以前技术积累的红利。
歼-9的其中一种方案(上),怎么样,跟歼-20相似度如何只不过,整个项目从0-1都是作为技术预研而进行的情况,相当少见,FC-31算是开了个好头。
FC-31或许会带来鲶鱼效应,改变航空业之前活力不足、暮气沉沉的研发生态。
将来,如果部队能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和引导企业以后多投入到这种技术预研工作中,对航空业的长远发展是绝对有利的。没准还会起到鲶鱼效应,改变航空业之前暮气沉沉的研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