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二夫人访格陵兰触发主权警报,欧盟战略转向牵动北美变局

凌勇畅聊 2025-03-27 16:38:51

美国第二夫人乌莎·万斯3月27日率团登陆格陵兰岛,随行的国家安全顾问与能源部长名单曝光后,这场标榜“文化交流”的访问迅速演变成主权争端。格陵兰总理埃格德以“危险的挑衅”五字定调美方意图,而特朗普同日重提“加拿大应成美国第51州”的争议言论,将北极资源争夺与盟友体系裂痕推向高潮。

尽管白宫声称访问旨在“体验狗拉雪橇传统文化”,但美方行程暴露出更深层动机:能源部长赖特专程考察科纳特稀土矿,该矿预估储量达150万吨,占全球稀土储量的25%(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与此同时,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突访图勒空军基地,该基地部署着美军北极圈内唯一深水港,控制着西北航道60%的航运节点。

格陵兰自治政府紧急通过外交渠道向丹麦抗议,要求解释“为何未提前通报美方军事人员随行”。埃格德指出,美方专机抵岛前,美军已向努克机场秘密运输12辆防弹车及80名特勤人员,远超常规访问安保需求。“这显然是为未来资源开发做武力铺垫。”埃格德在记者会上强调。

特朗普“吞并加拿大”的言论持续发酵。3月25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宣布暂停采购88架F-35战机(价值190亿加元),转而与瑞典萨博集团签署协议,在蒙特利尔设立“鹰狮”战斗机生产线。此举直接冲击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的订单,却与欧盟“2030防务自主”战略形成联动——欧盟最新白皮书明确要求成员国到2030年将非欧美制装备比例降至15%以下。

加欧合作已延伸至能源领域。加拿大计划通过扩建跨大西洋LNG管道,每年向欧盟输送120亿立方米天然气,填补欧盟对俄制裁产生的能源缺口(欧盟能源署测算)。作为交换,欧盟承诺对加拿大清洁技术产品减免35%关税,这或将撬动美国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上的垄断地位。

尽管特朗普宣称“格陵兰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当地民调显示,85%居民反对加入美国,主要担忧环境破坏与文化同化。格陵兰议会3月28日紧急通过《资源开发法修正案》,要求外资矿业项目必须雇佣50%本地员工,且利润分成比例从15%提升至30%,此举被视作针对美国资本的限制措施。

加拿大民调机构纳诺斯同期数据显示,78%民众反对“美加合并”,62%支持减少对美贸易依赖。这种民意基础正推动政策转向——加拿大对美出口占比从76%降至年的68%,而对欧贸易额增长42%(加拿大统计局数据)。

格陵兰事件与加欧联动揭示国际格局深刻变革:当美国以单边施压扩张影响力时,中小国家正通过区域协作构筑防御网络。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坦言:“旧有的跨大西洋同盟模式已无法应对新挑战。”

分析指出,北极资源争夺仅是冰山一角,真正较量在于规则制定权。美国试图以军事存在主导开发,而格陵兰与加拿大选择以立法和联盟制衡,欧盟则充当“规则杠杆”。这种多层次博弈,或将重塑21世纪大国竞争的游戏规则。

0 阅读:4
凌勇畅聊

凌勇畅聊

让你随时掌握世界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