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解放北路:参观邮政博物馆(大清邮政津局旧址)

关中拍客 2023-12-25 17:26:28

在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与营口道十字东北角,有一座大清邮政津局大楼,乃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2010年10月9日,天津邮政博物馆在此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介绍天津邮政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和邮政行业的文化魅力——

2023年4月22日中午,游览完天津五大道后,我乘坐公交车来到解放北路。清朝末期,这里被称为“中街”,乃外国银行的集中地,有东方“华尔街”的美誉。1878年,大清邮政津局大楼建成,拐角处设有一座八角楼,青砖砌筑并配有精美砖雕和拱形门窗。

这是一座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在罗马券柱式的入口处上方,悬挂着范曾题写的“天津邮政博物馆”匾额。走进大门,空间狭小,迎面是一尊骑着快马的清朝邮差雕塑,他带着信件离开天津城奔向全国各地。

1878年3月23日,经过清政府批准,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指派,天津海关税务司英籍德国人德璀琳在津海新关大公事房创办了“天津海关书信馆”,并开始收寄中外公众邮件,成为中国最早的邮政机构。

目前,这里的展览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分为序厅、邮驿与其他通信组织厅、邮政厅、集邮厅。按照时代的发展顺序,结合文字、实物、照片、塑像等,依次展示了古代邮驿时期、近代邮政创办时期、大清邮政时期、中华邮政时期、人民邮政时期。

从“大清邮政官局号衣”,到民国统一穿着的绿色服装,再到新中国邮政标准的制服。随着时代的变迁,邮政服装历经多次变化,不仅代表着中国邮政人的形象,也见证者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

1.近代邮政创办时期

这里复原了恭亲王奕䜣、李鸿章、赫德、德璀琳研究试办邮政的场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中英《天津条约》,各国公使和属员可在中国自设邮政专差,往来于北京、天津,中国政府予以保护。

1878年,以天津为中心,模仿西国通行例式,在天津、北京、烟台、牛庄、上海试办海关书信馆。当年7月,发行大龙邮票,印有“大清邮政局”字样,包括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三种面值。

2.大清邮政时期

1890年,清政府着手推广邮政。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诞生和中国开始与世界各国邮政平等交往。

1880年1月11日,书信馆改名为“天津海关拔驷达局”,英语POST译音,海关邮局之意。1896年,全国24处设有海关的地方,基本上都已开办了海关邮局。1897年2月2日,天津海关拔驷达局改名为“大清邮政津局”。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1911年,邮传部接管邮政,邮政从此脱离海关。

3.中华邮政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并且成立北京邮政总局统辖全国邮政事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设立邮政总局进行对峙。1928年,北洋政府垮台,南京国民政府撤销北京邮政总局,由南京邮政总局管辖全国邮政事务。

1914年至1918年,天津邮政奉命组建了由库伦(蒙古乌兰巴托)经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沙扎盖至承化寺的邮路,东西两端分别与原有的库伦至张家口和承化寺至迪化(乌鲁木齐)的邮路相连接,全长10125华里,史称“万里邮路”。

4.人民邮政时期

1949年1月15日,正值天津解放之际,在冯树章和刘长垣领导下的邮政接管组,接管河北邮政管理局,并且分派各负责人员,以军代表助理的名义,进驻各个邮政支局,接管天津邮政业务。从此以后,邮政回到了人民手中。

解放初期,天津邮政开展以“为缩短邮件在邮局停留时间而奋斗”为主题的竞赛活动。通过学习政治和实行民主改革,广大职工焕发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有通信部门的劳动竞赛都取得了较大成就。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邮政以“人民邮电为人民”为宗旨。从70年代开始,又将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定为服务方针。天津邮政始终坚持这一宗旨和八字方针,提高通信质量,改善服务面貌。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