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葛亮提出与曹操不可争锋,孙氏可作盟友而不可图谋,唯有荆、益二地可取而据之,方能三足鼎立,复兴汉室之时,刘备仿佛瞬间拨云见日,犹如鱼儿得水般豁然开朗。诸葛亮深感刘备的知遇之恩,对蜀汉事业矢志不渝,然而刘备在关键时刻却屡次未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背离了隆中对策。这既源于刘备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以及他刚愎自用的性格,也源于他对诸葛亮的微妙疑虑。
猇亭之战中,刘备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一意孤行,违背了既定的国家策略。诸葛亮苦口婆心地劝谏,然而刘备却充耳不闻。秦密伏地力谏,刘备却怒叱武士将其推出斩首。待诸葛亮上表求救,方得免死。
然而刘备却将表文掷于地,厉声喝道:“朕意已决,无得再谏!”诸葛亮无奈只能哀叹连连:“若法孝直尚在,必能制止主上东征。”在刘备心中,诸葛亮的地位已然不及法正,因此在东征之际,刘备留下诸葛亮守成都,赵云也仅担任解粮官一职。
刘备固执己见,当马良建议将阵图画给诸葛亮时,刘备却自信满满地说:“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在马良的再三恳求下,刘备才勉强同意将阵图交与诸葛亮,然而时机已晚,东吴一把大火烧毁了七百里连营,蜀国元气大伤。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一手掩泪,一手紧握诸葛亮的手,言辞恳切地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业。若嗣子可辅,则请辅佐之;若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然而,谁人不知曹丕逼迫汉献帝的手段远胜于其父曹操,并已以魏代汉。刘备将曹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其深意不言而喻。诸葛亮听后汗流浃背,手足无措,含泪跪地叩拜道:“臣必竭尽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死而后已。”
刘备驾崩之后,吴国祸患得以平息,诸葛亮毅然决然地辅佐后主刘禅,矢志不渝地践行“隆中对”的宏图伟略,六次亲征祁山,矢志北伐中原,恢复汉室荣光。
然而,刘禅的昏聩与对诸葛亮的猜忌,加之诸葛亮在关键时刻的用人失策,使得蜀汉危局愈发难以挽回。
尽管如此,诸葛亮仍旧抱持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江山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诸葛亮早有预感,自己忠诚之心竟会遭受诽谤。
初出祁山之时,他便上书刘禅,恳切劝谏其亲贤臣、远小人。他连年北伐,与司马懿斗智斗勇,亲理细务,终日汗流浃背,对蜀汉事业一片赤诚。然而,小人的离间与刘禅的猜忌却如同两把利剑,时刻悬在他的头顶。四出祁山之际,伐魏形势一片大好,然刘禅却听信谗言,怀疑诸葛亮有篡逆之心,将他紧急召回。
此时,诸葛亮面临着两难的抉择:若不回朝,则是对君主的欺瞒;若奉命而退,则日后恐难再得此良机。在忠与义的抉择中,他最终选择了坚守忠诚,放弃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蜀汉事业也因此遭受了重大损失。从表面上看,刘禅对诸葛亮的猜忌似乎与刘备无甚关联,实则不然。刘禅本为平庸之君,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听从诸葛亮的忠言,全赖先主刘备的遗命所托。
然而,刘备临终前所言“子不可辅,君自取之”之语,却如同一把无形的枷锁,束缚了诸葛亮的忠诚之心。刘禅对此言深信不疑,对诸葛亮的信任始终难以释怀。诸葛亮虽鞠躬尽瘁,却难以消除刘禅心中的疑虑。再者,诸葛亮因孤幽忠贞,唯恐他人不似自己尽心竭力,故而常常独断专行,难以顾及他人意见。这种性格上的缺陷使得他在识人用人上出现了重大失误,进而影响了其才智的充分发挥。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坚守着忠诚的信念,为蜀汉江山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诸葛亮,这位蜀国的智囊,似乎在一瞬间背离了刘备临终前的殷殷嘱托。他不顾一切地提拔了那位曾被刘备评价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令其镇守街亭,然而这一决策却令蜀国元气大伤,如同遭受了重创的巨龙,一时难以振作。
更为令人痛心的是,在五出祁山的紧要关头,诸葛亮竟又错用了那位贪得无厌的李严作为都护。
李严,这位曾与诸葛亮并肩担任顾命大臣的人物,自刘备驾崩后,他的心思早已不在国家大事之上,而是沉迷于家中小惠,一心只想安身立命,求取虚名。当诸葛亮决心北伐,两次任命李严镇守汉中时,李严却百般推脱,甚至提出了以五郡为巴州刺史的过分要求,更是企图开府辟召,以谋取私利。
面对这样的李严,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却采取了出人意料的策略——他非但没有严惩李严,反而采取了“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的手段,极力推崇李严,甚至任用其子李丰督主江州,以应对一时的政务。这样的决策,在群臣眼中无疑是令人费解的。当李严抵达汉中,诸葛亮将诸事全权委托给他时,群臣上下无不惊讶于诸葛亮对李严的厚待。
然而,诸葛亮之所以如此,或许正是因为他深知李严的贪婪本性,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抚他,使其不至于在关键时刻作乱。然而,诸葛亮的姑息纵容并未能换来李严的忠诚与勤勉。在蜀兵杀敌正酣、血流成河之际,李严却因运粮不济而心生惧意,害怕受到诸葛亮的责罚。
于是,他竟然编造谎言,谎称东吴将兴兵取川,以此作为自己失职的借口。更为可耻的是,他还敢妄奏天子,遮掩自己的过错,欺瞒君王,置国家大事于不顾。这一切的罪责,无疑都应归咎于诸葛亮的姑息纵容。如果他没有对李严的贪婪视而不见,如果他没有对李严的过错一再包容,那么李严又怎敢如此肆意妄为、胆大妄为呢?然而,事已至此,诸葛亮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回到成都积草屯粮,存恤将士,以待三年后再度出征。然而,三年后的诸葛亮,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智囊了。他站在五丈原上,面对着瑟瑟秋风,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无奈。他长叹一声:“悠悠苍天,曷此其极!”这声叹息,既是对自己一生功业的无奈总结,也是对蜀国未来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