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最近不少人都听说过二维芯片,也就是所谓的原子级芯片技术,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芯片领域取得的最新重大突破,这项技术就是二硫化钼(MoS2)的原子级薄晶体管,是可以将晶体管做成只有原子级的厚度,所以芯片将会比以前容纳更多晶体管,从而让芯片性能变得更强,同时芯片的体积还将变得更小更薄,这无疑是美国取得革命性技术突破的进展。
众所周知,在芯片行业存在一个摩尔定律,那就是芯片性能每隔十八个月,就会往上翻一翻,如今看来这个定律非常可靠,当传统电子芯片即将走到物理极限的时候,美国就在这个关键时期取得重大突破,再次持续了摩尔定律的可靠性,这也意味着美国不仅拥有当今世上最厉害的核心芯片技术,如今又在此基础上将芯片性能再次升级,中国芯片再想超越美国,可以说已经变得难上加难了。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本来中国在芯片领域就被卡住脖子,如此一来,美国还会不会继续限制各种技术出口,特别是针对这种原子级薄晶体管的技术出口,甚至不允许相关厂商提供此技术打造的相关芯片技术产品,那么我们极有可能在今后的科技竞赛中,彻底落后于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人都在感慨美国怎么这么牛,实际上行业人士都知道,这并不是美国有多牛,而是我们中国的人才都往美国跑,帮助美国在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
确实如此,比如这次取得突破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其中就包括有很多华人科学家,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取得关键性技术成果的科学家,同样也是华人科学家,也就是说还是和以前一样,就连美国半导体专业人士自己也承认,华人科学家给美国半导体的贡献,已经大于美国本土科学家,这也是为什么全球顶级的半导体专家几乎一半以上都是华人,包括还有全球半导体公司的创始人,同样也都是华人,比如台积电的张忠谋,英伟达的黄仁勋等等。
科技想要发展,技术想要进步,不仅仅是靠设备,而更加重要的是靠人才,美国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快,技术如此之先进,不就是当初注重人才的引进吗?比如二战时期美国引进了很多德国科学家,当时德国在世界上的先进装备都有目共睹,就连研究第一颗原子弹的主要人物,也是在德国出生的爱因斯坦,可见引进人才有多么重要,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很多学子纷纷出国留学,同样也再次为美国输送了更多高端人才,也才让美国不断在技术领域又取得重大突破。
据可靠消息透露,如今在美国硅谷工作的华人几乎高达25万人,仅清华北大两家高校就占了数万个名额,不得不说,这实在让人感到有些惋惜,如果这些人才都能回国发展,都能为祖国效力,试问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甚至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超越美国所有技术可能都不是什么难事,可惜这些人才为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以及良好的科研环境,都纷纷选择留在美国发展,并且帮助美国取得大大小小的技术成果。
如今所谓的原子级薄晶体管就是如此,此技术不同于传统电子芯片,传统电子芯片采用的是块状结构制成的晶体管,而原子级薄晶体管的厚度,就相当于是原子的级别,是比传统电子芯片的晶体管还要更薄更小,所以就能容纳更多晶体管,从而让摩尔定律再次延续,甚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打造出更强的超级芯片产品。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美国更强呢?不过我认为也不用担心,因为我们不仅有量子芯片这样的技术与之竞争,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还有华人科学家作为筹码,因为这些科学家正在外面学习,只是学习的时候顺便帮助美国取得重大突破,一旦他们真正学有所成,自然就会回到祖国,那个时候就是我们迎来技术爆炸的时候,也是中国真正崛起的好日子。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