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表姐夫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牺牲在了前线,后来我给表姐介绍战友认识,战友却因我牺牲在了老山前线,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我心里五味杂陈,我也因此内疚了一辈子。
我出生在陕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我父母都是农民,我家兄弟姐妹四个,我在家排行老三,在我那个年代,一个家庭有五六个孩子是非常普遍的,我母亲兄弟姐妹七个,我父亲兄弟五个。
我哥哥和姐姐只读了小学就中断了学业,父母省吃俭用供我和妹妹读完了高中,我高中毕业后,回到了生产队,当时公社小学刚好有一个临时代课老师的名额,公社王主任和我大伯是战友,后经王主任推荐,我到公社小学当了临时代课老师。
我当了三个月临时代课老师,放弃了这份人人羡慕的工作,选择了当兵,当时全家人都反对,毕竟这份工作既体面,待遇也不错,我当临时代课老师的工资,每个月是十七块钱,另外我每天还有三个工分。
父母觉得我,当兵退伍后,回家还是继续务农,劝我安心留在农村当老师,以后找个农村媳妇,安安稳稳过日子,可是我不想一辈子待在农村,我有自己的梦想,在当时,当兵是唯一可以改变我命运的机会,公社征兵开始后,我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然报了名。
因为我们那里,1972年没有征兵,第二年报名参军的适龄青年比往年都多,但是名额却和往年差不多,只增加了几个名额,竞争十分激烈,我心里压力很大,担心自己会被刷下来,到时候不仅当不成兵,临时代课老师的工作也干不了了。
庆幸的是,我顺利通过了体检和政审,看到入伍名单上有我名字的那一刻,我激动得哭了,入伍前,母亲包了我最喜欢吃的饺子,父亲叮嘱我,既然选择了,到了部队就要好好干,争取留在部队。
1973年11月中旬,我和全县二百五十名新兵,坐上了接兵卡车,经过三天三夜日夜兼程,我们来到了济南军区某部队,新兵训练结束,我分到了汽车连当了一名汽车兵。
下连队不久,表姐夫给我来了一封信,询问我在部队的情况,我表姐夫在昆明军区某部队侦察连任副连长,我表姐夫还有一个哥哥,也在部队当兵,和我隶属于同一个军区,在某炮兵部队任排长。
我们王班长和我是老乡,他是城市兵,家境富裕,为人慷慨大方,在连队人缘非常好,王班长见我肯吃苦,积极性很高,每次出任务,王班长都会带着我,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下连第六个月,我因表现突出,到司训队学习了半年,通过驾驶技术考核后,我回到了连队,不久就被提拔当了副班长。
我入伍第二年,王班长提了干,1976年,我在一次执行运输任务途中,遇到一名老人求助,老人说他儿子干活时,受了伤,希望我能帮忙,将他儿子送到医院,我去了老人家才知道,他儿子伤势十分严重,已经昏迷,我不敢耽搁,和老人一起将他儿子抬上了车,送往医院治疗,临走时我给了老人一百块钱。
让我没想到的是,老人儿子出院后,特意到部队感谢我,连长得知此事后,将连里唯一的提干名额给了我。
我提干后,探亲回家看望了父母,和表姐夫见了一面,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是我最后一次和表姐夫见面,1979年,表姐夫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表姐夫为了救战友,不幸牺牲了。
表姐夫牺牲后,我大姨一直劝说我表姐改嫁,但是我表姐不愿意,直到1982年,通过我介绍,表姐认识了我战友刘志刚,两人交往了两年,在我的撮合下,表姐才开始了第二段婚姻。
我和刘志刚同年入伍,他和我一样都是农村兵,家里兄弟五个,他人很老实,刘志刚和我表姐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
1986年,我们部队参加两山轮战,刘志刚为了保护我,不幸被炸伤,牺牲在了老山前线,从前线归来,我不知该如何面对表姐,心里很愧疚,当初要不是我执行抄小路,刘志刚也不会牺牲。
表姐经历了两段不幸的婚姻后,也没有再婚,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我竭尽所能帮助表姐,供表姐家两个上了大学,后来我托同学给我表姐安排了工作。
如今表姐家两个孩子都已成家,但是我心里始终过不去这道坎,总觉得自己亏欠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