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星李琼: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儿,就是让央视主持人朱迅替我报幕

卡夫卡递熊 2025-02-22 11:36:11

1978年,李琼出生在湖北武汉。

这座城市有着浓厚的文艺氛围,她的家庭更是充满了艺术气息。

父亲是楚剧团的一员,母亲负责剧团宣传,祖父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从小,李琼就浸润在这种浓厚的艺术环境中。

三四岁时,别的孩子还在学说话,李琼已经能跟着动画片哼唱主题曲。

那稚嫩的声音中透着灵气,让周围的人都惊叹不已。

父亲表演楚剧时,复杂的唱段和身段,小李琼看几遍后就能模仿得有模有样,眼神、手势、唱腔都显得格外自然。

父亲发现了女儿的天赋,决定好好培养她。

于是,李琼开始学习楚剧,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吊嗓子,练习眼神的灵动与专注。

随着年龄增长,流行音乐的浪潮席卷而来,那些充满活力与现代感的旋律深深吸引了李琼。

她的兴趣慢慢从楚剧转向了流行音乐。

14岁那年,凭借出色的天赋和努力,李琼考入湖北的一家艺术学校。

在学校里,她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音乐知识,接受系统的声乐训练。

几年后,她又进入武大的声乐专业班深造,在专业的学术氛围中进一步打磨自己的歌唱技巧。

1994年,李琼迎来了人生的一个小机遇。

她被楚天音乐台选中,成为《东南西北中国风》和《中国音乐情调》的主持人。

站在话筒前,面对直播设备,李琼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初入职场的她就像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在风雨中略显笨拙。

有一次播报天气预报,她竟把28度说成了48度,这个明显的错误让听众们啼笑皆非。

还有一次,在直播过程中,她因为紧张忘记关麦,导致一些不该播出的声音传了出去,造成了播出事故。

短短半个月,两次严重失误,让台长对她失去了信心,无奈之下,李琼被辞退了。

离开电台的李琼心情跌入谷底,觉得自己的梦想刚刚起航就遭遇了暴风雨。

但命运似乎总是在不经意间转折。

一次电视台的慰问演出改变了李琼的人生轨迹。

部队领导在台下观看演出时,被李琼的歌声深深吸引。

那充满力量和感染力的嗓音让领导认定她是不可多得的文艺人才,一心想让她成为文艺兵。

经过多方打听和沟通,部队向李琼抛出了橄榄枝。

李琼从小就对军人有着崇敬之情,穿上绿军装更是她的梦想。

在父母的支持下,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部队,成为一名文艺兵。

进入部队后,李琼的才华得到了充分施展。

为了能尽快提干,也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她积极参加各种比赛。

一次,央视主办的青歌赛开始招募选手,李琼满怀信心地报了名。

海选现场高手如云,但李琼毫不畏惧,她以一首《青藏高原》惊艳全场。

那高亢嘹亮的嗓音宛如天籁,瞬间征服了评委和观众,她顺利拿下第一名,获得了去北京参赛的资格。

在北京的比赛中,李琼一路过关斩将。

她选择的通俗唱法让她的声音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决赛时,著名歌手李谷一担任评委,听到李琼的歌声后当场表示,只要李琼愿意,随时可以跟着自己学习。

李琼演唱的《三峡我的家》,更是让台下掌声雷动,一曲唱罢,全场观众都沉浸在她的歌声里。

她的名字也在这个舞台上迅速传开。

然而,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最后的打分环节,评委们意见不一,分数差距极大,李琼最终只拿到了第三名。

比赛结果公布后,观众们纷纷质疑比赛有黑幕,投诉电话不断打到电视台。

面对汹涌的舆论,中央台领导决定加赛一场,并且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将评委换成了现场观众。

加赛中,李琼顶住压力,凭借扎实的唱功和出色的发挥,成功拿下冠军,还获得了青歌赛有史以来唯一的一个特等奖。

这一成绩让李琼声名大噪,也让她收到了央视春晚的邀请。

接到春晚邀请的那一刻,李琼激动得难以自已。

对于一个年轻的歌手来说,登上春晚舞台就意味着站在了华语乐坛的最高殿堂。

当时年仅21岁的李琼,为了在春晚舞台上展现最好的自己,精心挑选了歌曲《太阳之子》。

但就在春晚临近开场时,著名词作家阎肃老师建议将歌曲换成《山路十八弯》。

李琼心中忐忑不安,毕竟时间紧迫,要重新熟悉一首歌曲并非易事。

然而,当她站在春晚舞台上,灯光亮起,音乐响起,她深吸一口气,放声歌唱。

那嘹亮的嗓音、独特的民族风唱腔,瞬间点燃了全场气氛,《山路十八弯》迅速走红,成为当年春晚观众最喜欢的歌唱节目,李琼也一夜成名。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李琼辉煌音乐事业的开端,然而,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2000年,李琼接到通知,要求她以文工团的名义代表部队参加青歌赛。

尽管满心疑惑,她还是服从命令报名参赛。

比赛那天,她精心准备,将参赛曲目《船工号子》练习得炉火纯青。

当主持人朱迅走上台,说出“欢迎来自文警文工团的李琼”时,李琼瞬间愣住了。

“文警文工团?

这说的是我吗?”

她的大脑一片空白,直播现场的紧张气氛让她更加慌乱。

看到导演焦急的催促手势,她才如梦初醒,迈着迟疑的步伐走上舞台。

这一字之差彻底打乱了李琼的节奏。

原本熟悉的音符在她脑海中变得混乱不堪,她的演唱也出现了失误。

歌曲结尾处,她原本设计好抛向摄像机的草帽,因为紧张竟飞向了导师席。

节目播出后,不明真相的观众纷纷指责李琼不尊重评委、成名后就骄傲自满。

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谩骂让李琼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自我怀疑之中。

尽管后来朱迅向她公开道歉,但那些负面评价还是给她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

一次次的意外和挫折,让李琼对舞台产生了恐惧和厌倦。

她开始反思自己的音乐之路,最终选择退出聚光灯下的舞台,远离了喧嚣的娱乐圈。

离开舞台后的李琼并没有远离音乐。

她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和培养新人上。

2008年汶川地震,李琼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用自己的歌声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希望。

她的歌声在废墟上回荡,给那些遭受苦难的人们带来了力量和勇气。

如今,李琼还积极组织培养女团。

她深知音乐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和耐心,于是她投入大量精力,从基础的声乐训练到舞台表演技巧,手把手地教导那些怀揣音乐梦想的年轻人。

在幕后,她默默地付出,看着一个个新人在她的指导下逐渐成长,她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0 阅读:11
卡夫卡递熊

卡夫卡递熊

卡夫卡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