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是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抽象概念的心理表征是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具身认知主张认知是具身的,正视了认知与身体的关系,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身体体验会影响个体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判断、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依赖于身体体验。
概念隐喻理论,知觉符号理论和感知运动模拟隐喻理论为具身认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隐喻在社交生活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在隐喻中,抽象的目标概念通常是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具体来源概念进行表征的,例如:不良关系被描述为“远距离”关系,而良好关系被描述为“近距离”关系,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经常与喜欢的人保持亲密距离,而与不喜欢的人则保持较远距离有关。
隐喻的基本类型包括空间隐喻,空间大小隐喻属于空间隐喻的基本隐喻方式之一,空间大小隐喻渗透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更大更好,更小更差”的例子。
例如:在政治方面,美国总统的身材比人均身材高大,在13次竞选中,身材高大的候选人赢得了10次选举的胜利。
在经济方面,人们在购物的时候,普遍倾向于购买较大包装的物品,而不是较小的;美国消费者普遍倾向于购买较大的车辆和房屋,而不是较小的。
销售者设计了一种销售策略——增加产品的尺寸,获得了良好的销售效果;除家庭背景等因素以外,身材比较高大的工人可以获得工资溢价。
在教育文化方面,我们在使用语言表达抽象概念时,通常用“大”隐喻表征积极的抽象概念,用“小”隐喻表征消极的抽象概念。
例如:我们在表达权力抽象概念时,通常使用“大权在握”、“跳梁小丑”等词语;在表达力量抽象概念时,通常使用“大显身手”、“量小力微”等词语。
在表达道德抽象概念时,通常使用“大公无私”、“卑鄙小人”等词语;在表达情感抽象概念时,通常使用“大喜过望”、“胆小怕事”等词语。
智力概念作为抽象概念之一,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存在智力概念的空间大小隐喻,例如:我们在表达智力抽象概念时,通常使用“大智大勇”、“人穷智小”等词语。
已有研究表明在语言层面,四年级的学生可以掌握“大/小”在心理特征(智力)方面的隐喻映射。10岁左右可以真正全面掌握“大”和“小”的多重隐喻含义。
基于此,在青少年的语言层面,建立了智力概念与空间大小的隐喻联结。已有研究表明语言映射不是任意的,会受到个体身心的强烈影响。
概念隐喻理论提出具体概念隐喻表征抽象概念的过程不仅存在语言层面上的关联,而且存在心理表征层面上的关联。但是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在青少年的心理表征层面是否建立智力概念与空间大小的隐喻联结还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在个体的心理表征层面建立了道德抽象概念与空间具体概念的隐喻联结,且11-13岁时此类隐喻的发展已接近成人水平。
以此类推,如果青少年在11-13岁时也建立了智力概念与空间大小的隐喻联结,那么此类隐喻的发展是否接近成人水平呢?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展开系统探讨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丰富和括展具身认知的相关研究,为具身认知理论模型提供实证依据。
还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帮助我们科学地解释一些社会现象、教育现象、语言现象和心理现象,系统地了解青少年的隐喻心理机制发展情况,并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等方面产生实际应用价值。
因此,研究对在青少年的心理表征层面,是否建立智力概念与空间大小的隐喻联结进行探讨。
智力概念空间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
智力概念的空间大小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四个实验的实验结果表明在青少年的心理表征层面,把“聪明”与“大”相匹配、“愚蠢”与“小”相匹配,“聪明是大,愚蠢是小”与他们的心理表征具有一致性。
研究结果与先前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诸多具身认知视角下的空间大小隐喻研究表明,多数抽象概念的空间大小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这一研究结果可以通过概念隐喻理论进行解释。
概念隐喻理论主张具体概念通过隐喻的形式表征抽象概念,这种隐喻映射具有心理现实性。首先,个体通过感知运动经验形成“大小”意象图式。
然后,“大小”作为始源域的具体概念,“智力”作为目标域的抽象概念,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大小”表征智力概念;最后,个体通过神经联系在体内形成这种隐喻联结。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实现“大小”向智力概念的隐喻映射,在个体的心理表征层面,通过隐喻建立了智力概念与空间大小的联结,使用空间大小具体概念可以隐喻表征智力抽象概念。
这一研究结果印证了具身认知的概念隐喻理论模型,为概念隐喻理论提供实证依据;同时丰富和括展了具身认知的相关研究,表明可以把抽象概念与空间大小的隐喻关系探讨括展到智力抽象概念,为已有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智力概念空间大小隐喻的意识性
智力概念的空间大小隐喻存在于青少年的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研究选用鲁忠义、贺晓玲等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常用的研究方法——迫选法和无关任务法。
研究者通常使用这两种实验方法从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展开对多数抽象概念的空间大小隐喻的研究。例如:权力概念、道德概念等。智力概念作为抽象概念之一。
目前还缺少从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这一视角探讨其与空间大小隐喻关系的研究,研究通过这两种实验方法研究发现在青少年的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建立了智力概念与空间大小的隐喻联结。
研究不仅丰富了已有的相关研究,为已有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还括展了这两种实验方法的使用范围,为这两种实验方法的合理性和应用性提供了实证依据。
研究结果与先前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已有研究表明在个体的意识层面或无意识层面,建立了多数抽象概念与空间大小的隐喻联结。这一研究结果可以通过知觉符号理论和感知运动模拟隐喻理论进行解释。
知觉符号理论和感知运动模拟隐喻理论提出抽象概念的心理表征基于身体体验,当个体加工抽象概念时,知觉表征被自动化激活。
这两大理论阐明了青少年在隐喻表征智力抽象概念过程中的具体心理机制,当参与者加工智力抽象概念时,空间大小信息知觉被自动化激活,并成为抽象的智力概念表征的一部分。
当智力抽象概念(聪明/愚蠢)与呈现的空间尺寸(大/小)相一致时,出现易化效应,即当呈现“聪明/愚蠢”目标域概念时,其始源域概念“大/小”被自动化激活,其判断反应任务将会由于自动化激活的始源域概念与目标域概念的匹配而易化。
反之,出现干扰效应。这表明青少年对空间大小具体概念的认知跨到对智力抽象概念的认知时,空间大小与智力概念之间已经形成了无意识的自动化隐喻联结,智力概念与空间大小之间具有隐喻一致性效应。
我们的研究结果印证了知觉符号理论模型和感知运动模拟隐喻理论模型,既可以通过知觉符号理论和感知运动模拟隐喻理论进行解释,又可以为知觉符号理论和感知运动模拟隐喻理论提供实证依据。
智力概念空间大小隐喻的认知发展性
研究以青少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成人为对照展开研究,发现在青少年身上呈现智力概念的空间大小隐喻,进一步与成人进行对照,发现不存在年龄差异,11-13岁时此类隐喻的发展已接近成人水平,在青少年身上呈现一种稳定的发展趋势。
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在时间抽象概念与空间具体概念之间建立隐喻联结,小学阶段三年级以后,儿童和青少年呈现与成人一致的隐喻图式。
个体在道德抽象概念与空间具体概念之间建立隐喻联结,当认知水平发展到六年级(11-13岁),即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之后,此类隐喻的发展已接近成人水平。
这一研究结果可以通过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进行解释。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1-13岁属于形式运算思维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迅速发展,他们掌握了更多的抽象概念和更复杂的概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