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歌手安冬:曾和“羽毛球皇后”李玲蔚是妯娌,离婚后远嫁美国

小项说电影 2025-01-14 15:03:47

一、从美声到流行:安冬的歌坛辉煌之路

1988年的全国"五洲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现场,一个身材高挑的姑娘正站在舞台中央。她就是安冬,这个来自彝族的姑娘,用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征服了评委,一举拿下专业组通俗唱法银奖。

在那个没有短视频、没有网红打榜的年代,这个奖项的分量可不轻。当时获得金奖的是李杰,银奖的是安冬和赵新歙,铜奖则有肖霞、林芳、黎光。

能在这样的阵容中脱颖而出,足见安冬的实力有多强。

但谁能想到,这个唱功了得的姑娘,最初可是个拉大提琴的美声歌手。1986年,在一次随团下连队演出时,战士们给领导递小纸条,说不想听美声,想听流行歌。

当时空政文工团还没有唱流行歌曲的演员,正当带队领导一筹莫展时,安冬毛遂自荐上台。

这一唱可了不得!《晨风吹过机场的小道》《我爱祖国的蓝天》,一首接一首,台下掌声雷动。安冬那天的表现,证明了她不仅能唱美声,流行歌也是信手拈来。

可回到团里后,安冬提出要改唱流行歌曲,领导却不同意,同事也看不惯。在那个年代,流行音乐还带着一点"不正统"的标签。

但安冬偏偏有一股子倔劲,冒着被转业的风险也要坚持自己的选择。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87年起,安冬连续三年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把《是你给我爱》唱得家喻户晓。《爱我中华》《故乡是北京》这些歌,也是她首唱的。

虽然后来被宋祖英、李谷一翻唱更加出名,但真正的老歌迷都知道,这些经典是从安冬开始的。

就这样,安冬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她不仅成了空政文工团第一个吃"流行歌曲"这只螃蟹的人,还带动了军旅歌手演唱流行歌曲的潮流。

那几年,安冬红得发紫,演出邀约接连不断,风头一时无两。

回头看,1988年的那个银奖,不仅是安冬事业的一个高峰,更是她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一个印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

这样的成功,离不开天赋,更离不开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但谁又能想到,就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安冬的人生却走到了另一个转折点。

二、豪门风波:一场轰动的离婚案

1991年2月8日,北京西四街头,一家名为"好运俱乐部"的场所开业了。这可不是一般的俱乐部,背后的老板阵容够豪华——当红歌手安冬、"羽毛球皇后"李玲蔚,还有她们的丈夫阎庆勇、阎庆毅兄弟。

两个大明星做妯娌,这样的组合在当时的北京城里可是独一份。

安冬投资80万,是最大的股东。俱乐部里可以打羽毛球、健身,还能搞娱乐消费。光是冲着这两个明星老板的名气,开业第一天就吸引了大批媒体蜂拥而至,生意火爆得不得了。

可谁能想到,这个看似完美的组合还没红多久,就爆出了惊天大瓜。1992年,《电视月刊》登了一篇文章,安冬和阎庆勇离婚了!更劲爆的是,安冬把前夫和李玲蔚告上了法庭,说他们私吞俱乐部的全部收入。

这下可热闹了。阎庆勇和李玲蔚夫妇瞬间被推到风口浪尖,媒体追着他们问东问西。李玲蔚一向给人温婉知性的形象,面对记者的尖锐提问,始终保持沉默。

但事情还没完。阎庆勇坐不住了,他接受媒体采访,把事情闹得更大。他说安冬婚内出轨,对象还是他最好的朋友,就是在俱乐部管理的那个年轻帅气的男人。

阎庆勇回忆说,1991年3月2日那天,他和弟弟弟媳去机场接安冬。没想到那个男人早就开车等在那里,安冬二话不说就上了人家的车。

他们悄悄跟踪,最后抓了个现行。阎庆勇当时还特意带了录音机,把整个过程都录了下来。

这边安冬在《电视月刊》上痛诉:"我的前夫贪得无厌,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肚子里全是钱。当初创建俱乐部,各种手续都是我在跑,我还配了全套美国音响。

那边阎庆勇也不示弱:"她偷走了家里40万存款,连拉达轿车都卖了,金银首饰和家电也都搬空了。"

两个人的说法差别太大,谁对谁错,一时间众说纷纭。案子经过两次开庭都没判决,最后在法官调解下和解了。毕竟曾经相爱过,双方各退一步,把这场轰动一时的风波平息下来。

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安冬离婚后并没有和那个所谓的"小男友"在一起。

不知是不是这场风波给安冬的打击太大,她选择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1994年,这位当红歌手默默收拾行囊,远赴美国留学。

三、命运转折:从贵州到北京的逆袭

说起安冬的成长经历,还真是一部活生生的励志剧。1963年,她出生在四川一个彝族家庭。这个家庭可不一般,爷爷是彝族贵族,父亲更是经历过大起大落 —— 从当过国军到跟随刘文辉起义,这样的家庭背景在特殊年代里注定不太平。

果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安冬的父亲因为爷爷的影响被下放到贵州铜仁县农村劳动。小小的安冬就这样在贵州的山沟沟里开始了她的求学路。

那时候,父母的心情很低落,但为了不影响女儿,父亲特意给安冬买了一把大提琴。

在那个连琴谱都难找的地方,安冬就抱着一本教材自学。没有老师教?没关系,她就对着书比画。这股子韧劲,从小就显露出来了。

1976年,13岁的安冬考入铜仁地区京剧团,成了团里的大提琴手。

命运总是喜欢和有准备的人开玩笑。1976年秋天,安冬的父母终于平反了,调回贵阳工作。但小姑娘选择独自留在铜仁,继续她的音乐梦。

1978年,安冬放下了心爱的大提琴,开始学习声乐。这一转行可了不得,她那副天生的好嗓子一下子就显露出来了。

很快,她在铜仁地区的歌唱比赛上崭露头角,被调入了贵州省歌舞团。

说起来也有意思,安冬的父母都是那种特别传统的知识分子。父亲是贵阳七中的数学老师,母母是贵阳二中的门诊医生,都是那种低调朴实的性格。

可安冬偏偏性格张扬,爱热闹,这性格还真就成了她唱歌的优势。

1982年,安冬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进修美声。在这所国内顶尖的音乐学府里,她的天赋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 声音浑厚,音域宽广,再加上会拉大提琴,简直就是班里的特殊存在。

两年后,机会来了!北京空政文工团来学校选人,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多才多艺的姑娘。就这样,安冬从贵州山沟沟里一路闯到了北京,成了一名正儿八经的军旅歌手。

谁能想到,这个在逆境中成长的彝族姑娘,真就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从大山里一路走到了首都的大舞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