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人”化石是中国继“北京人”之后发现的重要直立人化石,其命名源于发现地——陕西省西安市东的蓝田县。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蓝田县西北13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村附近发掘出一个完整老年女性的下颌骨,这一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后在1964年,在同一地区的秦岭北麓公王岭村发现了一个人头骨化石。经专业鉴定,这两个化石属于同一类型,根据国际命名惯例,将这一系列猿人化石统一命名为“蓝田人”。
在陈家窝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件精细打制的小型砍砸器、一个下颌骨及其13颗牙齿,以及石片和石核等遗物。此外,该地点还出土了包括大型砍砸器和小型刮削器在内的多种石器。同时,在该地点还采集到包括大尖状器、多边或单边砍砸器、刮削器在内的10多件石器,以及地表上的50多件石制品。
从蓝田人的下颌骨、头盖骨和牙齿的分析来看,其头骨形态与北京人相似,但在某些特征上更为原始。具体来说,蓝田人的眉间部更为突出,眶上圆枕比北京人粗大且外侧更向外延伸。蓝田人生存的环境为一个温暖的间冰期,气候条件适宜,拥有茂密的森林和亚热带风光。由于缺乏天然洞穴的发现,推测蓝田直立人可能白天在森林和草原上进行狩猎和采集,夜晚则选择树上栖息以保障安全。
蓝田人的发现对研究该地区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地层地貌、沉积环境及古人类进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古人类的生活环境和进化过程。同时,蓝田人的发现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人类生存方式的多样性。
此外,蓝田人的发现还为我们揭示了古人类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蓝田人的居住遗址和墓葬,但从他们的石器工具和遗物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他们可能具有某种形式的社会组织和文化传承。这些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对于理解古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蓝田人的发现还对我们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新的线索。通过对蓝田人化石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古人类的生理特征和进化过程。同时,结合地质学、生物学和考古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揭示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奥秘。
197653
北京人,金牛山人,脑容量都超过1300,尤其是金牛山脑容量1400,现代中国人脑容量1400以上!而非洲人平均脑容量130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