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岛,为何还试图从东山岛反攻大陆?

罗富强说 2023-12-20 17:25:39

当年蒋介石为何愚蠢地撤退到台湾而不是长江以南的山区省份?为何试图从东山岛反攻大陆才两天就放弃?

今天我给出的这个答案,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启示,也应该成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行动指导之一。

我来到了当年国民党试图反攻大陆的大本营之一:东山岛。

行走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这个大岛上,看着昔日的战场遗迹,脑海里呈现出当年那一幅幅的战斗画面。我的思绪,追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从史料中转到了当年的场景和背后的真相。

福建省漳州市的东山岛,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直线距离不到260公里。其形状犹如一只蝴蝶,栩栩如生。正因为其独特而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再加上厚重与鲜活的历史,已经成为一个“全岛旅游景区”。

东山岛与西面的大陆仅有一条堪称“海河”的水道相隔,但面积广阔,达到243.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二大岛。岛上地形有山有水有平地,淡水资源丰富,山上植被茂密,是一个山海一天的大岛。

或许正应如此,东山岛就被逃到台湾岛的蒋介石看中了,试图将其作为反攻大陆的前线阵地和跳板。

1953年7月16日,国民党军队出动1.3万余人,军舰13艘,在飞机、坦克掩护和伞兵部队配合下,向福建省东山岛发动突然进攻。

这一场作战,是国民党军反攻大陆行动中,唯一一场陆海空三军的联合作战,甚至还有空降兵空降作战。也是国民党军对大陆发起的第二场、也是最后一场进攻作战。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陆海空联合进攻,岛上防御力量显著不足的解放军,一开始就陷入被动状态,但守岛部队坚守阵地,顽强作战,坚持到援军从厦门、泉州、汕头火速赶到。经两天一夜战斗,歼敌3300多人,击落敌机2架,击毁坦克2辆,国民党军失去信心,最终败退。

东山岛防卫作战的胜利,使国民党当局建立“反攻大陆”的“桥头阵地”计划失败。从此,蒋介石对他的“反攻大陆”彻底失去了信心,国民党军再也没有对大陆发起过登陆进攻作战。

这一仗,并不是国民党军真的打不下去了,而是失去了信心,战斗意志崩溃。在13000的部队仅损失3000多人的情况下,指挥官胡琏及他属下的攻岛部队官兵很快丧失作战意志,慌忙撤退。

这有两大原因,一是胡琏本来就认定这是不可能取胜的作战,却被蒋介石强行命令的压力而屈服,被迫和被动地组织作战。面对这样胡琏内心就不想的作战,他显然不会战斗到底,不过是应付差事,敷衍一下蒋介石。二是在这样的心理情况下,国民党部队显然经受不了不利局面出现的考验,立即丧失战斗意志,赶紧撤退。

这个话题我们留着一点到后面一道总结。

在前往东山岛的车上,我和组织这次退役军人事务领域网络正能量活动的领导交流中,他提到了我之前也讨论过的话题:当年蒋介石为什么不是把部队撤退到长江以南的山区,而是逃到台湾岛?

他的话,让我对这一问题再次深入思考。我曾经就云南省主席卢汉当年举行起义的话题写过文章,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卢汉不起义,而是组织滇军与转移到云南的国民党中央军第8军和第26军,依托云南与四川交界的金沙江、与贵州交界的乌蒙山脉组织防御,那时候装备非常落后的解放军,是难以攻入云南的,中国的命运或许就会被改写。

同理,如果蒋介石只是把部分兵力撤退到台湾岛,大部兵力撤退到长江以南的山区省份,解放军更是难以解放全中国,甚至会延迟若干年。

但是,蒋介石逃往台湾的座机,竟然是从四川起飞的。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只有一个,那就是蒋介石当时已经彻底失去了斗志,精神已经崩溃。

从蒋介石撤离大陆逃往台湾,胡琏面对不利局面失去斗志,放弃东山岛作战的历史,给了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最新的重大启示,这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对台湾岛采取行动,实现两岸统一,或许并不需要大打特打。只要我们拿下了金门岛、马祖列岛、澎湖列岛,甚至我们刚刚采取行动,本身就认为无法与解放军抗衡的台湾当局和台军官兵,战斗意志就会立即崩溃,接受统一。

这就是“小打促统”的方案。

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要采取实际行动,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0 阅读:49

罗富强说

简介:一个专业的军事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