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春风不仅带来了财报季,更吹响了中国移动2025年战略转型的冲锋号。这份新鲜出炉的年度报告,表面看是冷冰冰的数字堆砌,实则是每个移动人的"绩效密码本"。

仔细研读就会发现,今年的KPI体系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对于移动员工来说,谁能把握变革风向、吃透KPI指标,谁就能在年终考核中占得先机。
个人市场:5G用户增长仍是硬指标,但玩法变了中国移动提出的“个人市场收入保持平稳”这个目标,表面看要求不高,实际上难度不小。现在手机用户增长已经见顶,想靠新增用户来提升业绩日益困难。同时,KPI重点强调要新增5000万5G网络的客户。

这个变化对一线员工意味着什么呢?简单说就是考核方式要大变样了。以前可能主要看你办了多少张卡,现在要看你发展的客户是不是真的在用5G。以前是“办卡就行”,现在是“用了才算”。
这对营业厅员工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再简单推销套餐,而是要让客户真正的用上5G,感受到5G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家庭市场:千兆宽带不是终点,智慧家庭才是新战场中国移动对家庭市场提出了“良好增长”的要求,重点是要新增1800万千兆宽带用户。光把宽带装进客户家里现在可不够用了,智慧家庭才是2025年的新战场。

对装维师傅来说,以前装完宽带就完事了,现在要看客户家里的WiFi信号好不好,智能设备连得顺不顺。
对营业员来说,不能光会卖宽带套餐了,还得懂得推荐配套的智能家居产品,比如能让客户在家享受4K电影的组网方案,或者让远程办公更流畅的网络优化服务。
简单来说,移动要的不是简单的用户数字增长,而是要让每个千兆宽带用户都能享受到智能生活。
这就要求一线员工不仅要懂技术,还要会当客户的“智能生活顾问”,帮助客户把千兆宽带的优势真正用起来。
政企市场:430万新增客户怎么来?数字化转型是关键中国移动在政企市场定下了新增430万客户的目标,但要完成这个任务,光靠传统的业务模式已经行不通了。现在的政企业务已经全面升级,重点是要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这个变化带来了三个重要的考核转变:
第一,优化整套解决方案。在打包整套网络、A计算等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之余,也要注重解决方案的个性化,满足不同客户的多种需求。
第二,不能只做“一锤子买卖”。签完合同只是开始,重点是看能不能让企业真正把业务都搬到移动云上,从办公系统到生产管理都用起来。
第三,考核更看重全过程服务。客户经理不能只盯着签单,要从发现商机开始,一直到项目落地,全程都要跟进服务。
这就要求政企团队的员工必须升级自己的能力,从单纯的业务员变成懂技术、懂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顾问。
不仅要了解通信产品,还要掌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更要懂得不同行业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帮企业解决问题,赢得长期合作。
新兴市场:AI智能助理要冲7000万月活,谁能吃到红利?中国移动这次把AI智能助理“灵犀”的月活目标定到7000万,直接和5G、宽带这些核心业务平起平坐,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这个信号很明确:AI助理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小功能,而是和基础通信业务同等重要的战略产品。
对营业厅员工来说,以后不仅要办业务,还要当“AI推广员”,得手把手教客户怎么用灵犀查话费、办套餐,让客户习惯找AI助手解决问题。

客服团队的工作方式可能要“大变样”,简单问题都交给AI处理,人工客服主要解决复杂问题,还要负责“教”AI怎么更好地回答客户问题,相当于升级成AI训练师。
线上运营团队也得调整策略,要想方设法让更多客户用起灵犀。可能要通过APP弹窗、短信提醒、搞活动等各种方式,让客户养成使用AI助手的习惯。
说白了,移动这是要把AI助手打造成服务客户的“新门户”。未来很可能你办业务、查套餐,第一个接触的不是营业员也不是客服,而是这个AI助手。
所以现在各个岗位都要学着和AI配合工作,这既是挑战,也是新的发展机会。

正如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所言,公司已进入“战略机遇期、动能转换期、改革攻坚期交织的关键阶段”。2025年移动KPI的重点已经很清晰:5G要真用户、宽带要智慧家庭、政企要数字化转型、新兴市场要AI普及。
对于一线员工来说,现在就该思考:我的岗位和这些目标如何挂钩?哪些技能需要提前储备?谁能更快适应新考核,谁就能在年终奖大战中脱颖而出。毕竟,在运营商体系里,KPI就是指挥棒,看懂风向的人永远先上岸。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对中国移动2025年KPI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