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之虎:欧尔班传

卢克文工作室 2024-09-12 21:20:20

本文作者:风雨如歌

2004年5月1日,一面蓝底星环旗,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缓缓升起。

这一天,匈牙利和捷克、波兰、斯洛伐克等10个国家一起,正式成为了欧盟成员国。

旗帜下,所有人都喜气洋洋,只有一个人铁青着脸:前总理、“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主席维克多·欧尔班。

因为匈牙利人总觉得自己是匈奴的后裔,姓在前、名在后,所以在中国,大家都叫他欧尔班。

欧尔班算是匈牙利1989年巨变的推手之一,他先天对凌驾于国家之上的联盟保持警惕,好不容易从苏联阵营跳出来了,现在又要加入另一个联盟吗?

所以在1998年-2002年任总理期间,欧尔班对加入欧盟的事并不积极,最后还是在他卸任后,新的执政党趁他不在,通过了加入欧盟的决议。

可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欧盟内部矛盾不断,欧债危机、难民危机、“脱欧”危机、乌克兰危机层出不穷,匈牙利和欧盟的蜜月期很快就结束了,而伴随着这种摩擦,欧尔班再次上台。

很快,欧洲人就会明白,他们这次,到底吸纳了怎样一个“刺头”进来。

1963年5月31日,维克多·欧尔班出生于匈牙利中部的费黑瓦尔地区,家里有兄弟三人,他是老大。爷爷曾是军人,退伍后回乡务农,父亲是农场里的机械维修员,母亲同样在农场里干活。

受到家庭的影响,欧尔班从小就干得一手好农活,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乡亲们都说,欧尔班是个小神童,以后肯定不简单。

初中毕业后,欧尔班考入了泰莱基文法学校,这是一所专门培养文法预备人才的学校,在老家是小神童,但在这里大家都是神童,欧尔班的成绩就不突出了。

不过幸好,他有另一项特长——足球。

欧尔班对足球极其狂热,且球技了得,在全国青年联赛中,他带领校队获得了第三名,作为球队的绝对核心,贡献了不少进球。

很多人看好欧尔班走职业足球道路,连他自己也一度这么认为。

冷战前期,匈牙利是妥妥的足球强国,先后拿到了奥运冠军、世界杯亚军和欧洲杯季军,新中国派遣的第一批足球留学生,去留学的地方就是匈牙利。

即使在冷战后期,匈牙利足球出现了衰落,也依然有不俗的竞争力,所以选择足球是一条前途不错的道路,但一件事的发生,改变了欧尔班的想法。

1981年12月13日,匈牙利的邻居波兰宣布戒严,也就是全国进行军管。根源是从70年代开始,波兰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不断浮现,增长放缓严重,产业竞争力不足。

整个60年代,波兰和西方的贸易逆差总额不过3.5亿美元,平均每年就几千万美元,还扛得住,但从1971年开始,波兰和西方一年的贸易逆差,就达到了5亿美元以上。

最夸张的1977年,甚至达到了32亿美元。

面对贸易上的入不敷出,波兰政府没啥好办法,只能不断向西方借钱,但越借欠得越多,国家财政陷入困境,经济形势艰难。

于是民间的不满日渐增长,瓦文萨领导的“波兰团结工会”,成了对抗波兰政府的先锋,最高峰时,号称有上千万名成员,占波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波兰政府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经过商议,决定由国防部长雅鲁泽尔斯基牵头,成立“救国委员会”,在全国戒严,不许“团结工会”等组织活动。

周边的华约国家对此深感忧虑,他们担心,一旦波兰政府撑不住,向苏联求援,苏联出于维护“华约阵营”的需要,会逼着大家一起出兵,入侵波兰。

战争要爆发,不知多少人要完犊子。

年纪轻轻的欧尔班,就是担忧者之一,看来踢足球没法拯救国家,还是得好好读书,于是他重新找回状态,天天向上,1983年考入了罗兰大学法学院。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人——伊什特万·斯图姆夫。

斯图姆夫也是罗兰大学的,比欧尔班大五届,他创立了“比博文法学院”,名义上这就是个提高培训班,专门收割师弟师妹的。

实际上,这个培训班不简单。

斯图姆夫本人很反苏,又在西方留学和工作过,因此得到了西方的资助,而比博学院就是为了培养反苏人才,为日后做准备。

欧尔班本就因波兰戒严的事,对苏联印象不佳,再这么一培训,更加憎恨苏联了,最后连毕业论文的主题,都是“波兰团结工会”。

此外,他经常主持研讨会,谴责苏联,逐渐成了培训班里60多人的领袖,引起了匈牙利政府的注意,派人监视了他一阵子,但也仅此而已,没有更多的动作,因为匈牙利政府,也想摆脱苏联的控制。

看到这个师弟如此上道,斯图姆夫决定向“上面”举荐欧尔班,欧尔班由此和索罗斯基金会搭上了线,对,就是那个索罗斯。

在索罗斯的运作下,欧尔班获得了去英国留学的机会,还轻松得到了一份牛津大学研究员的兼职,不用上班就能白拿钱,物理意义上的“白领”。

1988年,他拉上比博学院的一群同学,创立了“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简称“青民盟”,就是今天匈牙利执政党“青民盟”的前身。

只不过,那时的他还没有政治能量,“青民盟”只是小打小闹。真正让他获得政治能量的,是6月16日演讲。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56年,这一年,东欧爆发了“匈牙利事件”。所谓“匈牙利事件”,就是当时匈牙利总理纳吉·伊姆雷(简称:纳吉)试图摆脱苏联,经济上取消“斯大林模式”,政治上想退出华约。

前者还有得商量,后者就没有讨论余地了。

苏联出动大军暴打了匈牙利一顿,并长期驻军,纳吉被捕,1958年被秘密处决后草草埋了,纳吉因此成了匈牙利反苏的精神象征,在民间声望颇高。

许多匈牙利人要求,将纳吉的遗体重新安葬,而且要厚葬。

1989年,东欧剧变发生,匈牙利也跟着发生了剧变,新政府决定于1989年6月16日,在首都布达佩斯英雄广场,举行隆重的重新安葬仪式。

欧尔班意识到,这是露脸的绝佳平台,经过一系列运作,终于得到了当天上台演讲的机会,而他的这次演讲,结果相当轰动。

演讲内容,一句话概括就是,驻匈牙利的苏军立刻、马上给老子滚蛋。要知道,虽然此时发生了东欧剧变,但敢在公开场合要求苏军滚蛋的,欧尔班还是第一个。

要是勋宗时代,欧尔班估计要脑袋搬家,不过幸好,那时苏联大当家的是戈尔巴乔夫,上了热搜的欧尔班,收获了众多粉丝,由此具备了政治资本。

有了名声,外加索罗斯的银子,1990年议会大选,他所在的“青民盟”获得了6%的得票率,跨过了5%得票率的法定门槛,正式进入国会。

一切是如此地顺风顺水,“青民盟”和欧尔班被各方看好,但就在大家普遍相信,欧尔班将更进一步的时候,他却遭遇了重挫。

索罗斯这种人,是怎么和欧尔班混到一块的,多数人会感到意外,其实不难理解,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了对付苏联而抱团取暖罢了。

除此之外,双方再无共识。

欧尔班是个民族情绪强烈的人,冒险在英雄广场发表的那番演讲,并不是纯投机,而索罗斯作为超级资本家,天然排斥一切民族;

欧尔班的父母和农业有着密切联系,欧尔班本人也打小就干农活,大部分时间待在国内,这样的成长经历让他成了“本土派”,对全球化持警惕态度;

而索罗斯对于各国的本土派,向来十分憎恨,毕竟本土派会妨碍大资本扩张。1991年末,随着苏联解体,欧尔班和索罗斯的合作关系也跟着解体了。

“青民盟”内部,对索罗斯的态度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欧尔班主导的,认为苏联都解体了,还有啥好合作的,是时候走自己的道路了。

什么是自己的道路呢?向右转。

“青民盟”那时还是比较“左”的,但是欧尔班知道,继续“左”下去没前途。

因为东欧剧变后,西方思潮完全占据了原来的各国政坛,大家争相比谁更“左”,太卷了,“青民盟”并无特别的优势,产品缺乏差异化。

经过调查,欧尔班敏锐地发现,匈牙利政坛上“右”这个生态位,几乎没人(不是完全没人),与其在红海里卷生卷死,不如到蓝海里搏一把。

而另一派,以加博尔·福多尔为首,在他们看来,既然被索罗斯包养多年了,那再包养几年又怎么啦,走自己的道路,弟兄们收入下降怎么办,你欧尔班负责得起吗?

吵了半天后,眼看欧尔班略占上风,加博尔·福多尔直接不玩了,带着信徒们退党,“青民盟”元气大伤,1994年大选几乎颗粒无收,连四年前的6%都显得那么的遥不可及,欧尔班陷入了人生的第一个低潮期。

失败之后的欧尔班,并未因此停止前进,他选择了继续硬刚。

自己的力量一时半会不够怎么办,没关系,多找点队友,他拉上了匈牙利民主论坛、独立小农党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政党,组成了联盟。

而时代的大势,很快将他送上了潮头。

冷战结束后,和很多原苏联国家一样,匈牙利国内也是一片混乱,经济一落千丈,台上的政党吵架很厉害,却无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于是许多人对所谓的“转型”和国际化感到幻灭,转而重新支持本土派。

事实证明,欧尔班的选择是对的。

1998年,由“青民盟”、匈牙利民主论坛、独立小农党组成的联盟,在大选中获胜,年仅35岁的欧尔班,成为了总理,是该国史上第二年轻的总理。

然而,他的意气风发没能持续多久,因为现实里的很多门门道道,是需要时间去经历、去沉淀、去积累的,除非你是二凤式的天才,否则这一步少不了。

根基不稳、积累不足的欧尔班,很快就体会到了,什么叫“寸步难行”。

在欧尔班看来,苏联不是好东西,欧盟也一样,都是来欺负我们的,欧盟甚至比苏联更不是东西,所以在政策上,他选择了加入北约,但是加入欧盟的这件事能拖则拖,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拖。

欧尔班,是冷战后东欧各国首脑中,第一个敢公开对欧盟表达不满的人,欧盟对他也很不满,如果不能收拾欧尔班,让这股风潮散播开来的话,欧盟吞并中东欧的图谋即使能实现,成本也会很高。

按照法律规定,国家电视台负责人、央行行长这些职位,是由总理提名,但以社会党为首的反对派,在议会里坚决抵制,只要是欧尔班提名的人,甭想通过。

渐渐地,欧尔班发现,自己的政策难以执行,自己提名的人事没几个能通过,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干实事,而是花在了和议会吵架上。

理性上,欧尔班应该找反对派进行交换利益,毕竟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不过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年轻有好处,却也会付出代价。

欧尔班一气之下,竟然连续十个月不去议会,拒绝和那帮老顽固沟通。议会老爷们看到欧尔班竟出此下策,个个都乐开了花。

不来议会是吧?那就是独裁者,名正言顺地抵制你。

作为盟友兼政坛老炮的独立小农党主席约瑟夫·托尔吉安,特意去劝欧尔班,意气用事是要输的。

欧尔班已读不回。

2001年2月,感觉没希望的托尔吉安,辞去了农业部长和副总理的职位,他这一跑路,执政联盟就尴尬了,事实上出现了巨大的内部裂痕。

一年后的大选,不出所料,“青民盟”战败,欧尔班下台,第一次总理之旅,就这样结束了。

摔疼了的欧尔班,起初还是不太愿意妥协,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在2004年匈牙利加入欧盟的仪式上,现场来宾无不喜笑颜开。唯独欧尔班的脸上看不到任何喜悦,反而满脸写着两个字——不服。

议会他也不怎么去,从2002年到2005年,欧尔班没有在议会里发言过一次。

身为最大在野党的领袖,这是很不应该的。2006年4月的大选,多年的盟友“匈牙利民主论坛”感觉欧尔班没赢头,明确宣布不支持他。

“匈牙利民主论坛”只有5%的支持率,而“青民盟”最终输给社会党不过1%,可见这5%有多关键。

再次失利的重锤,本来可能会压垮欧尔班,但他的对手——时任匈牙利总理的社会党人久尔恰尼,送上了一份大礼,让久旱的欧尔班,终于看到了甘露。

话说社会党在获胜后,选出了久尔恰尼为总理,然而就在当年9月,久尔恰尼爆出了“录音门”。

事情是这样的,四个月前,也就是2006年5月,当时社会党已经赢得了大选,久尔恰尼等一群人找了个日子,私下聚在一起喝酒庆祝。

喝着喝着,大家开始放飞自我,比如久尔恰尼说,为了赢得选举,我们制造了许多假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数据、民调数据等等。

这段话,不知道被谁给录了音(普遍认为是久尔恰尼在党内的竞争对手,不是欧尔班干的)。随后在9月份,录音被捅了出来。

本来,只要久尔恰尼应对得当,鞠个躬、道个歉,糊弄过去是很容易的,但不知道他吃错了什么药,竟然在电视上说,对录音中那段激情澎湃的演讲,感到自豪。

匈牙利舆论炸了。

欧尔班看到对手送上门的大礼,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立刻要求久尔恰尼辞职,并组织一大群人,天天到久尔恰尼的办公楼前游行,偶尔放几把火。

很快,更大的机会来了。

2008年,金融风暴爆发,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匈牙利损失惨重,久尔恰尼应对无能,于是2010年的匈牙利大选,“青民盟”及其盟友赢得毫无悬念。

他们拿下了389个席位中的268席,超过六成的席位意味着绝对多数,不用再看反对派的脸色了,再次成为总理的欧尔班,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欧尔班改革的第一刀,就是修宪,2011年的匈牙利新宪法,和老版相比,有以下几点较大改动:

强调基督教传统,匈牙利是基督教国家,为了凸显这一点,国名从“匈牙利共和国”改为了“匈牙利”; 限制国债,不能超过GDP比例的一半; 限制宪法法院的权力。

前两点其实没什么,关键是第三点。

匈牙利本没有宪法法院,1990年为了和西方接轨才设立的,宪法法院在西方的普遍作用,是审查某一部法案有没有违反宪法。

如果法官们尽职尽责的话,这本来是个好事,问题是,东欧剧变后,匈牙利宪法法院的法官,全是欧盟的人,这些人普遍极度意识形态化。

符合西方价值观的法案,就通过,不符合的,就不通过。

欧尔班吸取了当年的教训,不和他们一个个斗,你们不是要审查宪法吗,要是没有宪法,你们还能审查吗?

2011年匈牙利修宪,只是一个简称,实际上是把“宪法”改名为“基本法”,也就是说,经过改革后,匈牙利有基本法,但是没有宪法。

虽然习惯上,大家都把基本法称之为宪法,然而法律上是很严格的,那就是基本法,不是宪法。

宪法法院的权力是审查是否违宪,但现在匈牙利名义上没有宪法了呀,只有基本法。这一招釜底抽薪,让宪法法院直接就废了。

另外,新的基本法还规定了法官的退休年龄,为62岁,而此前匈牙利法官法定的退休年龄名义上是70岁,实际上还要高得多。

改革的第二个关键点,是修改议会席位。

匈牙利议会原本有386个席位,欧尔班二进宫后,主张削减近一半,只需要199个席位即可。

理由很正当啊。现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各行各业都在降本增效,议会老爷们凭什么不降本不增效,咱们不需要那么多议会老爷。

理是这么个理,但实际操作中就比较鸡贼了,被削减掉的,大部分是竞争对手的优势席位,政敌们反对也没用,反正“青民盟”及其盟友拥有绝对多数席位。

这一刀下去,社会党,这个曾经的最大竞争对手,基本废了。

改革的第三个关键点,是经济。

欧尔班先将命脉型领域重新国有化,就算是私有化的,也得控制在匈牙利人手中。

重点是银行业。

2010年前,匈牙利的银行业被外资所垄断,本土银行只有区区10%的份额,欧尔班二进宫后,花四年时间通过赎买的方式,重新让匈牙利银行业实现国有化,稳住了金融底线。

经济发展上,欧尔班的思路很明确——德国+俄罗斯。

2004年欧盟大幅扩张后,德国的不少产业,开始向中欧和东欧转移,毕竟那边的综合成本低,其中,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吃到了2010年前的大部分红利。

而2010年后,匈牙利异军突起,抢走了不少原属于这三国的份额。

匈牙利的优势,除了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教育,就是处于中欧的十字路口,能够辐射东欧和中南欧,欧尔班利用这一点,再辅以一定的优惠政策,拉来了不少德国的电子和汽车工业转移。

工业的运转需要充足且廉价的能源,环顾四周,只有俄罗斯能提供,所以,欧尔班极力和普京搞好关系,时至今日,匈牙利七成的天然气进口自俄罗斯。

这一切令反对派和西方很不满,问候欧尔班全家是日常活动。于是2014年的匈牙利大选,西方卯足了劲,准备把欧尔班搞下来。

只不过,他们没能如愿。

当年,中东难民危机爆发,数十万难民进入欧盟,其中有不少经过了匈牙利。

历史上,匈牙利被誉为“基督教之盾”,曾在抵御蒙古人和土耳其人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现在,眼看着大批异教徒进入,匈牙利舆论感到很紧张。

“基督教之盾”的情结被激发了,安全压倒一切,而四年前的基本法里,规定了匈牙利是基督教国家,看来“青民盟”是真心捍卫基督教的。

于是大家纷纷投给“青民盟”,“青民盟”拿下了199个席位中的133个,哪怕不计算盟友的席位,也是绝对多数了,西方恨得咬牙切齿,却没啥办法。

2018年和2022年的匈牙利议会选举,“青民盟”依旧是压倒性优势。

既然赢不了你,那就诋毁你,西方的各种研究机构,纷纷将欧尔班的胜利归结为独裁,要么就是老一辈的支持,年轻人没几个支持他的。

事实果真如此么?

当然不是。

首先,欧尔班并不独裁,反对派天天骂他,也没见欧尔班把他们怎么着。

欧尔班能稳坐钓鱼台,靠的是实实在在的能力,以匈牙利的贸易为例,在欧尔班上台前,匈牙利贸易常年逆差,偶尔才能有一次顺差。

但从2011年开始,匈牙利的贸易变成了常年顺差,每年都能挣个几十亿欧元,只在遇到俄乌战争这种特殊情况时,才会逆差。

根源是成功的策略,欧尔班重点从德国招商引资,吸引大批工业项目落地,建立起出口导向型经济,再通过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保证工业体系的运行。

在他治下的十多年,匈牙利经济运行平稳,年均增长超过4%,是相当不错的。

其次,“青民盟”在年轻一代中支持率的确不高,在匈牙利年轻人里,“乔比克党”的支持率超过一半,是各个政党中最高的。

而“乔比克党”的各项主张,说白了就是,觉得欧尔班过于软弱。

比如,欧尔班和索罗斯闹掰了之后,赶走了索罗斯基金会在匈牙利的分店。索罗斯是犹太人,但欧尔班只是反索罗斯,并不公开反犹,他和以色列内塔的关系还挺不错,而“乔比克党”公开反犹。

“乔比克党”还要求乌克兰归还领土,也就是外喀尓巴阡州,这个区域,历史上并不属于乌克兰,二战前属于匈牙利,是苏联在二战中夺过来后,才划给乌克兰的。

匈牙利民间对此耿耿于怀,要求趁着俄乌战争收复故土的声音是绝对的主流。

早在2017年,“乔比克党”就在首都举办了“外喀尓巴阡州”自决活动,引发乌克兰的强烈抗议。

而欧尔班,虽然内心大概率也是这么想的,但没有公开说,只是要求乌克兰保证外喀尓巴阡州匈牙利族的权利,别的没说什么(当地大约有30万匈牙利族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这也引起了国内强硬派的不满。

连欧尔班都受不了,白左们能接受“乔比克党”?在“青民盟”内部,欧尔班也算是温和派了。

西方这么多年没有把欧尔班搞掉,除了他政绩过硬,轻易搞不掉,也因为留着更符合利益,把他搞下去,万一来个强硬派,就有好果子吃了。

反索罗斯而不反犹,已经说明欧尔班这个刺头再大,充其量就是要钱而已,达不到要命的程度,好说。

当然,“民主人士们”是很不服气的,他们的脑子里只有独裁和民主两种概念,简称二极管。他们从来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匈牙利人民抛弃。

必须要务实,对于本钱不多的小国而言,更是如此。

在充满惊涛骇浪的世界中,想要屹立不倒,首先得足够务实,欧尔班不是没有年轻过,不是没有意气用事过,只是每一次意气用事,换来的都是重重摔倒。

而一次次血与泪的教训让他明白,务实和理性,必须超越意识形态。

↓卢克优质文章已出版,点击即可购买↓

7 阅读:1045
评论列表
  • 2024-09-12 22:03

    卢克文的心里话在最后一句。意识形态是自设,务实、理性是外界现实与自设磨合后得到的适合

  • 2024-09-15 01:59

    很多问题就是要超脱意识形态才能看到本质才能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