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场电影,给俩娃买了百十块钱的玩具,哪都没敢去。我也想消费,没钱啊。不知道别人报复消费了没有,反正我会更捂紧钱包。
这几年孩子上学钱都不够,哪里也不去。除了家里吃喝的,什么也不买。我不知道别人,反正我自己是收缩花销,还四个老人两个孩子要养。以前还去干钟点工赚点零花钱,疫情钟点工都没得干了。现在放开了,出去找活去,找了半月,却没有找到。
还是过去那群有钱的去消费,普通人在风险中学会了节制。中国人口基数大,随便一点比例就是欧洲一个国家了,能不体现出消费热潮吗?关键是没钱消费的人,啥时候有钱能消费?人一多就报复性消费,动不动就报复性消费,怎么个报复?
三年的疫情,让人们彻底放开了,也想开了。春节就要放松,游玩,吃小吃,逛街不少花钱。大家都有过节情节在里面,就是过年贵点就贵点吧!大部分人是平日省吃俭用,过年期间大方一回。
也许是人们想开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谁也不知道明天世界怎么样了,人说没就没了。只要经济条件允许,该花钱就花钱。憋了三年了,出去只看看总是行的。人的自我释放式消费,三年憋得太狠了,物极必反。
过年了,谁还不买点年货?紧张了一整年,看个电影也正常,当然也得电影好看才行。过了年呢?还有这个消费水平和意愿吗?这样的消费昙花一现,没有持续性。因为现在钱不好挣,房贷压力大,养小孩读书花费也大。
网友张华说:我没钱,所以没资格参加报复性、井喷式消费。只在大年初一包了顿大白菜饺子,那味道也很香。我的理解,更多的是对三年疫情的一个宣泄。毕竟关了这么久,经历了或者看了那么多生死,对人生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需要出去散散心。后面再苦再难,对很多人来说也不差这几万块了。
从来不喜欢“报复性消费”这个说法。老百姓有句话叫做“吃喝量家当”,量力而行,从长计议,才是普通老百姓的选择。我觉得只是情绪上的一种宣泄,再过段时间看应该就恢复平稳。不要有多大期待,我持悲观态度。我还是三年前那个哥,不买,不买,就是不买!存钱,存钱,就是存钱!
经过了生死之历,深切体会到了,活着最重要,钱财只是身外之物。很多人攒了三年的钱没地方花,放开了要把前三年没花的花掉,不然人走了,钱还在。最后,劝诫大家要低调,“报复性消费”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到头来只能是“报复”了自己。
声明:原创文章,请尊重原作者,勿抄袭到其它平台。关注作者,天天收到直击心灵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