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世界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刘晓庆的师傅、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中书协原理事曾来德提出的一个观点,即“书法就要打破文字的限制,追求纯形式美”。那么,他的这种观点是不是中书协主席孙晓云特别反对的“肢解汉字、消解崇高”的行为呢?大家不妨看过之后再发表议论。
曾来德认为,现代书法不同于传统书法的地方,就是在它对形式的高度关注,这种纯形式的强调是现代审美观念的体现。因此,曾来德主张把书法看着纯形式艺术,他说:“只有把书法上升到纯形式意义的高度,来自觉地发掘和建立一种视觉艺术的规律,才能使书法超越传统的局限。”
如何打破文字的限制呢?曾来德说:“书法的纯形式美,就是要打破文字的限制,把点、线、墨作为书法创作的形式因素,通过点、线、墨的空间切割,来构成有意味的审美形式。所谓打破汉字局限,变成一个不是十分准确的汉字,它近似于某一个字,但为了审美的需要,画面构成的需要,创作的需要,可以对某个书写的‘字’增加或减少它的笔画。”
“打破文字的限制”,那么是不是不写汉字呢?不写汉字那就不是书法了吗?对此,曾来德承认,书法还是要保留汉字字形的情况下进行创作。但是要对汉字进行所谓的移位、错杂、偏旁大小的伸缩,完善点、线、墨的空间切割功能,等等,“字”还是“字”,你不能说我写的不是字,也不能说这不是书法。
曾来德认为,他这种创新,就是因为传统书法太局限了,对书写者要求这,要求那,束缚了书法家的手脚和想象力,一旦失去了想象力,那么传统书法也就僵化了,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因此,他的使命就是要把汉字进行结构化地解构、抽象化地变形,以此来对书法进行有意味的延伸,来拓展书法未来发展道路。
曾来德的这种书法理念和实验,正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特别反对的“肢解汉字、消解崇高、随意划拉”的所谓“纯艺术”、“纯形式美”,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法,也不是文化意义上书法。中国书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传承,根本不是曾来德之流所谓的已经“僵化”,甚至“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他们的这些言论,实际上就是为自己的“书法实验”做辩护。事实上,曾来德也确实创作了一批这样的作品,抽空了汉字应有的美感,成为缺少神采、气韵的纯形式的东西,这样的作品除了自娱自乐和小圈子内相互吹捧以外,基本上没有多大的价值。
各位网友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Cs9
扯蛋 你去画画
用户10xxx12
这字写的真不错
Cs9
又一个非法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