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译文】
江南可真好呀,那里的风景我以前可熟悉啦。春天来的时候,太阳从江面上出来,把江边的花儿照得比火还要红。江水呢,绿得比蓝草还要绿。这么美的江南,怎么能不让人怀念呢?【注释】
忆江南:这是一个曲名,后来也成了词牌名,这里说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谙(ān):就是熟悉的意思。白居易年轻的时候去过三次江南,所以对那里很熟悉。江花:可以说是江边的花朵,也有人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特别红,比火焰还要红。绿如蓝:这里的 “如” 就像 “比” 的意思,说江水绿得比蓝草还要绿。蓝呢,就是蓝草,它的叶子能做成青绿的染料。【中心思想】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白居易对江南的深深怀念和喜爱之情。他通过回忆江南春天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景色的迷人,也能体会到他对那段在江南生活时光的留恋。【赏析】
作者用简洁又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春天的绚丽画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像一幅色彩鲜艳的画,让我们眼前浮现出春天里,太阳照耀下,江边花朵盛开,江水碧绿的美景。最后 “能不忆江南” 用反问的语气,更加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江南的思念。【写作背景】
白居易曾经在江南地区做过官,在苏州、杭州等地都待过。他在那里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也欣赏到了江南的美丽风光。后来他离开了江南,但是对那里的美景一直念念不忘,就写下了这首词来回忆江南的美好。【作者简介】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的诗大多很通俗易懂,老百姓都能听懂。他写了很多诗,题材丰富,有的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像《卖炭翁》;有的描绘自然风景,像这首《忆江南》。他在当时就很有名,对后世诗歌发展也有很大影响。